第282章 從江蘇常熟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礦物加工專家沈政昌(第2/4 頁)
讀博士學位的過程中,他有機會深入研究礦物加工工程領域的前沿問題。
博士階段的學習注重學術研究和創新。
這期間他可能深入研究了礦物加工過程中的精細化控制、新型選礦技術等課題。
透過長時間的實驗、理論研究和論文撰寫,沈政昌不僅深化了自己在礦物加工工程領域的專業造詣,還培養了獨立開展科研專案、解決複雜學術問題的能力。
這種深入的學術鑽研精神和科研能力,對他日後在礦業領域取得創新性成果,進而成為院士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
以上這些不同階段的求學經歷,使沈政昌院士逐步構建起從基礎到前沿、從機械到工藝的完整知識體系,為他在礦業工程領域的科研、創新以及行業貢獻等方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助力他在院士之路上不斷前行。
院士從業之路
1982年7月至1987年6月,沈政昌在北京礦冶研究總院擔任助理工程師。
1987年7月至1993年6月,沈政昌任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工程師。
1993年7月至1996年12月,沈政昌任北京礦冶研究總院高階工程師.
1997年1月至2011年1月,沈政昌擔任北京礦冶研究總院事業部主任、研究員.
2011年1月至今,沈政昌任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副總工程師、研究員 ,後為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
2021年11月,沈政昌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
從業之路解碼
沈政昌從助理工程師開始,在工作初期就深入到實際的礦業研究專案中。在這10多年時間裡,他從助理工程師逐步晉升為高階工程師。
這個過程中他積累了豐富的一線工作經驗。
他參與了眾多礦山機械和礦物加工專案的實際操作,熟悉了各種裝置的執行、除錯和維護,對礦物加工工藝的實際流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這為他後續的技術創新提供了實踐基礎。
這期間,沈政昌透過對不同專案的參與,深入瞭解了礦業行業的現狀和需求。
他見證了礦業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優勢和不足,從而能夠精準地把握行業發展的關鍵問題,為他以後開展針對性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方向。
例如,在處理礦石的過程中,他發現了現有選礦裝置效率低下的問題,這促使他思考如何改進裝置來提高選礦效率。
從擔任事業部主任開始,沈政昌不僅要負責科研專案的研究工作,還要進行專案的統籌和團隊管理。
這使他能夠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待科研工作,學會整合資源,發揮團隊成員的優勢。
他領導的團隊可能涉及多個專業領域,透過協調不同專業人員的工作,他積累了跨領域合作的經驗。
在開發新型選礦裝置或改進工藝時,這種團隊協作和資源整合能力能夠高效地推動專案進展。
作為事業部主任和研究員,沈政昌在科研方向上有了更多的決策權。
他可以根據自己對行業的深刻理解和多年的實踐經驗,引導團隊開展具有前瞻性和實用性的研究專案。
這期間他推動了一系列關於高效選礦裝置研發、選礦工藝最佳化的專案,為他在行業內樹立了技術權威的形象,同時也為礦業企業帶來了實際的經濟效益。
在擔任副總工程師和首席科學家後,沈政昌的角色上升到了為整個企業乃至行業提供技術戰略規劃的高度。
他參與制定礦冶科技集團的科研戰略,推動重大科研專案的立項和實施。
他對礦業技術的發展趨勢有更敏銳的洞察力,引導企業在新型選礦技術、綠色礦業等前沿領域佈局,使企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