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第1/2 頁)
我轉念一想,最後收下寶馬。
張遼作為我軍大將,坐下沒有一匹良駒,這匹寶馬正好送他。
我這邊順利統一長安,洛陽和宛城都傳來了好訊息。
陳留曹軍進攻虎牢關,想要趁我軍援救長安之際,奪回關口。
高順和賈詡率軍守關,以一萬步兵對敵。
兩軍對戰超過一月有餘,曹軍幾次三番強攻虎牢關,都被我軍擊退。
曹操最新一批重型武器還未出爐,對于堅實厚重的虎牢雄關,唯有強攻硬取。
曹仁也曾設下連環計,想誘使我軍出關,可都被賈詡看破,我軍死守關口,不為所動。
曹軍兵力有限,無法持續的強攻,再加上關內守軍頑強死守,最終曹軍都無法撼動虎牢關。
時日漸長,曹軍士氣漸弱,對奪關失去信心,不日就準備撤離。
賈詡利用戰局焦灼之時,指揮士兵悄悄挖出一條通往城外的地道。
等他看到敵人有撤離跡象,給高順獻策,利用地道突襲敵人。
當夜,高順率領陷陣營和丹陽軍,手持連環弩,身背暴雨梨花弩,從地道殺出,闖入敵營。
曹軍沒有防備,被連環弩打亂了陣腳,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最後全軍崩潰,大軍散亂,慌忙逃回陳留。
虎牢關的威脅就此解除,是役繳獲曹軍武器裝備超過萬餘,又是我軍的一大筆收入。
宛城,張繡和徐庶兩人指揮士兵對陣從許都進犯的三萬曹軍。
此路曹軍主要目的是為了牽制張繡大軍,並沒有攻城的意思。
他們和張繡的軍隊打遊擊戰,不做正面接觸。
徐庶出計,讓張繡派士兵將刻有記號的小木棍插在道路中央,宛城周圍大小道路都設定幾處。
等曹軍從道路經過之時,將木棍踩倒,由此可以知道曹軍行軍動向。
漸漸的張繡軍掌握了曹軍所在,提前設下埋伏,將曹軍困在一處。
曹軍被動迎戰,慌忙中佈下大陣,緊守一處。
張繡不識對方陣法,指揮軍隊盲目沖陣,損失頗重。
徐庶登上山頭,仔細辨認敵陣,回報張繡,言對方佈下的乃是八門金鎖陣。
徐庶指點張繡破陣之法,張繡隨後親自率兵殺入敵陣。
張繡依法破陣,將曹軍殺的潰敗而逃,宛城的威脅也告解除。
洛陽和宛城迎戰曹軍,都以勝利而告終。
曹操對我軍設下的彌天大網,徹底破裂,以完敗之勢回應他的一番苦心算計。
這不只是一場兩場區域性戰役的勝利,這是我軍在中原形勢上的整體勝利。
我軍又一次頂住了曹操發起的進攻,又一次鞏固了我軍在中原地區的強者地位。
曹操在出兵壽春之際,已經設下如此之計,可見其的深謀遠慮。
我軍能在匆忙中,將危險一一化解,也足以顯出我軍整體的強大實力。
事情終沒有向曹操希望的那樣發展,我軍反而完全控制了長安。
我從來沒有小看過曹操,卻被他突然發動的攻擊弄的措手不及。
我軍差點在這次的四面危機中,一敗塗地。
幸運的,老天還是眷顧了我,沒有讓我的三國之路,就此終結。
長安統一事了,我讓陳宮掌管長安內政,紀靈掌管長安軍政。
我騎著赤兔馬,快馬趕奔宛城,這回我可不能放跑了徐庶。
見到張繡,我先讚嘆他仗打的漂亮,將進犯的曹軍都打殘了。
張繡慌忙搖手,連稱這都是徐庶的功勞。
他問我,從哪找到這麼一個天才謀士,是否可以留下來輔佐他。
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