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通往真相的誤區(第1/2 頁)
君莎用對講機聯絡下屬,通知他們來此處交接垃圾桶的後續調查。 與此同時,偵探開始闡述他的推理。 “關於這個案件,你們存在這兩個認知誤區。” 雨果似乎心情很好,一邊拋接著手中作為重要證物的空汽油瓶,一邊對警官小姐侃侃而談……如此危險的行徑讓君莎眼皮直跳。 “首先,下水道出口處的死者是被人蓄意謀殺無疑。從對方事先準備了焚屍用的汽油便可知道,犯人對被害者的死亡早有預料。至於汽油,其實現場的屍體身上就殘留著淡淡的汽油味,寶可夢招式造成的燃燒一般不會帶有異味,對此的唯一解釋就是訓練師自己帶來了作為燃料的汽油。” 君莎這才想起雨果趴在地上和死者面對面時的情景,原來是為了確認焦屍上的異味。 “可你為什麼認為死者並非死於寶可夢對戰呢?訓練師死於對戰意外,而後對手再買來汽油毀屍滅跡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啊。炒炒豬的其他招式,比如「猛推」「猛撞」「惡意追擊」或者「雙刃頭錘」這樣威力較大的招式,一樣可能是被害的小混混的死亡原因。” “這涉及到一個關鍵性的問題,也是你們所踏入的第二個思維誤區——兇手為什麼焚屍?” “我們最開始認為是對戰中的意外使得炒炒豬暴走……”君莎回憶道,“不過這個推論已經被新證據推翻了,焚屍其實是逃跑的訓練師的手筆……難道他是為了消除自己遺留下的痕跡,延長逃跑時間,這才準備了汽油嗎?” “這種解釋存在矛盾。”雨果說道。“如果兇手希望透過消除死者身上的資訊來隱藏自己,他就不會用火焰來焚屍了,因為那會將警方的注意力直接引到到擁有火系寶可夢的人身上。對炒炒豬的訓練師而言,這非常不明智。” 偵探把手指向案發現場的方向:“焚屍現場正在下水道入口,如果兇手真的想擾亂搜查,他完全可以將這具由於寶可夢對戰受傷致死的屍體丟進不見天日的下水道。這樣一來,等到屍體被發現並打撈上來,警方將面對一個死亡時間不明的屍體,死因則是任何寶可夢都能使出的攻擊,在這種情況下,兇手的形象將更加難以確認。” “我們眼前存在這樣一個矛盾——兇手為什麼既做出焚屍隱藏自己的舉動的同時,又做出暴露自己手持火系寶可夢的舉動呢?”雨果高舉汽油瓶,提出問題。 “這會不會是犯人的疏忽?他可能單純地認為焚屍對自己有利,而沒有想過這些複雜的理由?”君莎順口問了一句。 “很好的猜測。任何犯罪中都存在愚蠢和意外。”偵探誇獎一句後又搖起頭來,“但這種愚蠢不太可能發生在犯罪的準備階段。” 雨果終於收起了汽油瓶,攤開雙手,像警察學校裡的犯罪學講師一樣解說起來: “絕大多數謀殺案中,犯人的終極目的只有兩個——犯罪,以及脫罪。前者是理性的崩壞,謀殺者丟失了支撐人性的某樣東西,在殺意的驅使下犯下殺人重罪;而後者,則是理性的迴歸,殺人犯希望逃脫罪行,再次披上文明的外皮回到日常生活—— “一個謀殺者如果在構思如何犯罪的過程中就開始謀劃脫罪,這就表明他是在相對理性的狀態下策劃謀殺的。因此,在蓄意謀殺案件中,至少在犯罪的準備階段,罪犯的一切行為都是有具體的目的和理由的。” “所以他的真正目的是?”君莎期待著偵探的解答。 “重構現場!兇手把犯罪現場遺留的所有證據徹底打亂,藉此誤導警方的調查。” 偵探的語氣無比肯定。 “請回想一下你們接到的報案電話。匿名電話、碰巧目睹、身在遠端觀看卻能準確判斷出對戰雙方的精靈與身份、不用手機而用幾乎在這個時代絕跡的公用緊急電話報警……這些蹊蹺的因素加在一起,你真的認為這是一通單純的報警電話嗎?” 君莎驚撥出聲:“你的意思是,那通報警電話其實是兇手本人打的?” “這是顯而易見的。”偵探點頭。 “一個單純與案件無關的心懷善意的路人,絕不可能用那種方式撥打報警電話。而在當時的案發現場,且有能力打這通電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