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不理解(第1/2 頁)
朱棣接受了,但有人可接受不了。
漢文帝劉恆的位面上,一眾臣子們從仙幕上聽到“日食”時,臉色都變得有些微妙,一個個悄咪咪地去覷天子。
他們可還沒忘記上一次“天狗食日”後,就是剛剛登基的這位釋出了“罪己詔”。
但是其在釋出“罪己詔”之後,又馬上做出了三項決定:第一,務必減輕徭役賦稅以便利百姓;第二,太僕所有的馬匹僅留一部分,其餘的全部分配到各級驛站;第三,剝奪衛將軍的兵權,但是保留衛將軍這個職位。
正所謂“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而這位天子的這三條重點就在最後一項上,這招計謀直接導致了以周勃等人為首的舊勳貴走向沒落。
而現在,聽著仙幕上這兩人的意思是,一會兒仙幕上也會出現日蝕的場景?
那他們這裡會怎麼樣?也會和後世一樣出現“天狗食日”嗎?還需要帝王下“罪己詔”嗎?
好吧,這些人最在乎的其實就是最後一個問題。
萬人血書,跪求陛下您可千萬不要怪罪自己!
千錯萬錯都是我們這些為人臣子沒有盡到職責的錯!
他們實在是怕了,這位面上溫和的天子再來上一招,指不定有多少人要因此遭殃,不如他們自己決定,早早推出幾個替死鬼。
一邊心裡暗暗埋怨:這些後世人都是什麼毛病,怎麼老喜歡些奇奇怪怪的玩意兒,秦始皇那暴君,好,就當是因為你們相隔時間太遠了,有些史料可能有遺失,所以才這樣。
可是“天狗食日”怎麼看都不是什麼該去湊趣的事吧,既然跋山涉水跑去他國就只為看日蝕,汝腦有疾否!
——————
和他們有相似心情的,還有一群人。
心甘情願從天人感應的層面去解讀各種災異禍亂的宋代統治者們,習慣於接受天譴理論的指導。
假話說多了,連一開始編造謊言的人自己都可能會被騙過去,漸漸地認為謊言就是真的。
而從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到宋已經過了千年,千年對於人類來說實在是太過久遠,於是這流傳了千年的天人感應,也有了眾多對它深信不疑的人。
於是比起漢朝臣子那般為自己的前途埋怨於仙幕時,宋朝的一些皇帝更多的是內心的惶恐。
仙幕在他們看來就是神蹟,雖然其間展示的是後世未來,但是在他們看來只有神仙之力才能做到將過去與未來連線。
所以,宋神宗趙頊內心憂慮:天災頻頻發生,是否是朕這個君主德行缺失,上天才會降下災禍,災情越發嚴重,是否說明朕的德行越有虧。
而今這兩位姑娘又提到會有“日蝕”降臨,這是否是神仙在借她們的口,提醒朕、讓朕儘早釋出罪己謀求上天諒解。
越想,趙頊就覺得自己這個想法很對的。
他決定一會兒待仙幕結束,就讓人去做準備,還有那些平日裡言行有失的臣子也要一起向上天反省、懺悔自己的錯誤!
正在家裡看仙幕的王安石感覺心中突生一陣煩悶的情緒,他以為是自己因為聽見仙幕上提到了“日食”,由此想到了萬一此時的大宋也出現日蝕,所以才心生煩悶。
絲毫不知自己勸諫過數次的皇帝,此次下“罪己詔”的心比以往都要更強烈。
………………
“這彩票是個什麼東西,買了它居然可以有一億!”
雖然不知道這億究竟有多少,但是光看這兩個女子的表現就知道,那絕對是此生都不用再愁吃喝的數,沒聽那個尹溪秦連工作都不做了嘛!
“十萬曰億,萬萬曰億,之前仙幕有人言那‘領導’每月酬勞為三萬,在後世或許‘億’是萬萬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