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出門(1)(第1/2 頁)
楊夫人急忙抱起兒子,見兒子顯得很痛苦,喊道:"兒子!兒子!" 又對小佩喊道:"快去叫楊剛的曾祖父和祖母來!快!" 小佩急忙跑去了。此時楊剛已慢慢的緩了過來,身體不再抽搐,臉色也慢慢的紅潤了起來。曾祖父楊墨昌,祖母李氏趕來後,楊剛已恢復了正常。曾祖父問道:"孫媳,什麼情況呢?" "祖父,我也不知道啊,就是剛兒突然暈倒了。" 祖母就問楊剛道:"孫子,身子感覺如何?有哪些痛和不好受的嗎?" 楊剛虛弱的說道:"祖母,現在好多了,沒有痛,也不感覺哪裡不好,祖母,母親,曾祖父,你們放心,剛兒沒事的。" 他知道這是仙念煅體,是自己體內承受不了所致。這種事向他們解釋不了,說了他們也不會相信的。看來往後仙念煅體會越來越強,自己要想辦法去適應才行了,如果適應呢?依靠凡間的醫館醫術肯定不行,該怎麼辦呢?楊剛一下子被難住了。 楊剛想到,一直以來自己都是感到很餓的,依靠攝入營養,才能基本維持煅體所需要的能量。這次煆體,應該比以往更強大,肉體能量達不到才會產生這種後果。以後靠吃東西補充營養,提升肉體強度太慢了,怎麼辦呢?楊剛思索著。 眾人見楊剛已經恢復,面色如常,都鬆了口氣。 "還是去請黃醫來看看吧。"曾祖父道。 "是的,我這就派人前往百棠鎮去請黃醫。"祖母李氏道。 楊剛說道:"曾祖父,祖母,沒事了,不用去請黃醫了。" "哪裡話,剛兒從來都不曾發生過這種事情,不請黃醫來看看那成呢,娘也不放心。"母親道。 楊剛也不再說什麼,他自己心裡明白,他這種情況並不是什麼病,別說黃醫看不出來,就算是卸醫這些頂級醫者都不可能看得出來的。 眾人各自忙去。 帶兒子回房後,楊夫人準備下個月就帶兒子去南竹省城醫館看看,不能再拖下去了。如今兒子不但體弱,還發展到暈倒了。以黃醫的醫術都無能為力,也不知省城醫館的醫者們醫術如何?無論如何也要帶兒子去看了。想著即修書一封,將兒子的情況和要去省城看醫館的時間告知夫君,打算下個月即三月初就動身去省城。 轉眼到了陽春三月,南方的天氣雖然還是乍暖還寒,卻已是暖意融融,暖多寒少,樹木蔥翠的時節。楊夫人決定三月初十日就出發去省城,此時楊剛能走能跑,說話流利,智力,體力都已到兩歲兒童的能力,出遠門不再是難事。 三月十日這天,天氣晴好,楊夫人叫下人備好一應東西,乘用兩輛馬車,由管家楊福駕車,另一輛專拉物件的馬車將馬繩綁在前一輛馬車上即可。大師父傅常仁和二師父程洋騎馬隨行保護,楊剛和姐姐秀禎,還有母親和丫鬟小佩同乘一輛馬車。一行人跨過那花石橋,出了村口大榕樹,向百棠鎮方向而去。 這次出門楊夫人只想帶兒子和小佩,小秀禎卻一定要去,她可從來沒出過遠門,有這個機會怎能放過。娘不想讓她去,就對娘說道:"娘,爹爹可說過要禎兒保護好弟弟的,禎兒就是去保護弟弟的,怎能不讓禎兒去呢?" 楊夫人無奈,只得也帶這個小妮子去。楊夫人的打算是,第一天走旱路趕到百棠鎮,在孃家住一晚。第二天再走一天旱路,趕到邕西縣城歇一晚。第三天改走水路,楊福和馬車留在邕西縣城住一晚,第二天再回楊家。兩位武師繼續隨行,從邕西縣乘船沿邕江逆行到南寧州,需要兩天的時間,到南寧州後就在大姑家住一晚。大姑父是一個綢緞商,在南寧州開著十家店鋪。第四天繼續乘船北上,三天後就到省城了。 大盛國水路非常發達,以京城為中心,通達的運河和自然河流連通後,向全國各省州縣延伸,這條邕江就可以直通京城,是大盛國主要的運糧河道,南竹省盛產的水稻,蔗糖,水果等物資,都由這條邕江運送到京城。 這天傍晚,楊夫人一行到了百棠鎮何家,見到了父親何廷鎮和母親張氏。安頓好馬車後,讓下人帶管家和武師去客房,丫鬟就領著楊夫人他們來到客廳。外公和外婆張氏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