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皇上宣召林開星(第1/2 頁)
賈母繼續跟秦可卿聊著,王熙鳳等人也插了些話。
聊了一番後,賈母對秦可卿更滿意了,已經就認為昨日王熙鳳所言不假,此女不僅花容月貌,嫋娜纖巧,且是個性子溫柔和平的。這樣的女子,縱然今日只是賈母初見,就已喜愛上了。
昨晚賈珍突然到榮慶堂找了賈母,說了“搶親”之事。儘管賈珍搬出了寧國府先祖託夢和寧國府人丁興旺的幌子,賈母還是沒有立刻下決定,說等她見過了秦可卿再決定,若秦可卿果真是個好的,她便發話許給賈蓉。
今日賈母見了秦可卿,賈母對秦可卿很是滿意,決定要發話將秦可卿許給賈蓉了。
也是因為,林開星和秦可卿尚未正式定親,只是口頭議定而已,若兩人已經正式定親了,賈母多半就不會做這種決定了。
原著裡,賈母很喜歡薛寶琴,意欲將薛寶琴許給賈寶玉,只是當她得知薛寶琴已經跟梅翰林的兒子定親,她便果斷放棄了這份心思。
秦可卿在榮慶堂待了不到一個小時便離開,賈母倒是開口讓她多待,但她婉拒了。
她今日初次來榮國府,被這麼多賈府女眷關注著,又沒有父母長輩陪伴,心裡有些不自在。而且,她已對林開星一見鍾情,又知道賈珍想“搶親”,讓她眼下對賈府有一份忌諱,因此更不自在。
秦可卿執意要早些走,賈母自然也不會強留。
而秦可卿剛離開,賈母便派人傳喚賈珍、賈蓉以及林開星來見她!
……
……
上午。皇宮內廷乾清宮。
景正帝、首輔譚承文、季墉三人剛審閱完皇親勳貴官員呈上來的十幾個下聯。別看有幾十個下聯,但這玩意兒審閱起來自然是很快的。
景正帝看向首輔譚承文:“譚大學士,你認為哪個下聯力拔頭籌?”
譚承文恭聲道:“回皇上,臣認為彭翰林的下聯力拔頭籌,彭翰林身為翰林,且是狀元出身,這回的下聯又對得好。”
季墉聞言玩味一笑,他知道,譚承文和彭翰林關係密切,心裡感嘆:“這位譚首輔,連這種對聯之事都沒忘舉賢不避親啊!”
景正帝又看向季墉:“季大學士,你又認為哪個下聯力拔頭籌?”
季墉果斷回應:“回皇上,臣認為林如海的堂侄、國子監例監生林開星的下聯力拔頭籌,‘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伯為探花郎’,這下聯委實對得好,更難得的是,這位哥兒年僅十六歲。”
譚承文和季墉各自說出自己的人選後,都等待起了景正帝的意見。二位大學士都知道,這種事他們的意見只是作為參考,下決定的是景正帝,哪怕他們推舉的是同一人,景正帝若不認為,那也不會拿下第一。
景正帝道:“朕認同季大學士的看法。”
譚承文心裡登時有一點子鬱悶,既因跟他關係密切的彭翰林拿不到第一了,也因這次景正帝站在了季墉那邊。譚承文現在對季墉可是警惕的,憑季墉的才學和景正帝對季墉的賞識,他擔憂自己首輔的位子被季墉給搶了去。
景正帝又道:“只是這林開星,朕還是頭一回聽說,此人的下聯乃是工部白尚書呈上來的,只標註著此人是林如海的堂侄、國子監例監生,年齡十六歲,二位大學士對此子是否瞭解?”
“林如海的堂侄”、“國子監例監生”、“年齡十六歲”,這三點都是白長卿特意標註上去的。
譚承文和季墉都表示不瞭解,二人也都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
不過,景正帝和兩位大學士對林如海就再瞭解不過了。
別看林如海這個兩淮巡鹽御史的官職品秩不高,只是從五品,但林如海可是文舉探花,做過都察院御史,他在做都察院御史的時候,哪怕官職品秩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