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937年,成都(第2/2 頁)
。
當然出路也並非只有當公務員這一條,也可以從商或者當兵,如果再不行也可以拜碼頭混袍哥再袍哥會的安排下做事,如果連袍哥會都不收的人那就真算的上爛泥扶不上牆了。
值得一提的所謂袍哥會始於清朝乾隆時期,自光緒三十年保路運動(保路運動相關資料各位可以百度)逐漸壯大,經過辛亥革命後在四川地區幾乎發展到了十個成年男子就有八個袍哥之說。
據王右瑜在《大漢四川軍政府成立前後見聞》上記載,尹昌衡高居大漢四川軍政府都督後,公開提倡袍哥會。
他在都督府大門上,掛出一個‘大漢公‘的招牌來,自封為大漢公的‘舵把子‘,在他登臺的接連幾天內,天天都要到成都各街的‘公口、碼頭‘拜客,各公口碼頭也都為他掛紅敬酒,他每出一次,必披一身紅綢或紅布回來。堆在床上之後,便又去拜客,如是往返拜客披紅,以致使都督府急待處理的公事,也找不到人划行。
直到周駿就任軍政府軍政部長後,在軍政部門口也掛出一個‘大陸公‘的招牌來……,這時全城公口林立,並出現不少奇裝異服,背刀掛彩,頭上挽個‘英雄髻‘,足穿泡花草鞋人物,都是照戲臺上打扮的,各地袍哥組織,也紛紛響應成都。
就在這段時間,滇、黔、湘等三省軍政府,曾聯名通電詆斥成都軍政府為‘袍哥政府‘,表示不予承認。尹昌衡見到外面風聲不好,便下令取締袍哥會,於是成都市上二百多個公口招牌,一律都收拾起來了,但是表面上收了招牌,實際上暗地裡仍然在繼續發展
除了四川的袍哥會發展最大之外,全國各地同樣也存在袍哥會,甚至到了民國中期儼然滲透到了政府部門和軍隊,其影響力比當時上海的青幫也不遑多讓。
但是同為袍哥其實也有清、渾之分。
清水袍哥大多是有正當職業的,“奉公守法,講義知禮”是基本條件,其中知識分子、開明士紳、青年學生居多。而渾水袍哥成員複雜,惡霸、土匪、強盜,三教九流無所不有,為非作歹,其中主要是職業是“土匪”。
因此,“清水”袍哥一般扮演著扶危濟困,維持秩序等角色,至於“渾水”袍哥則讓人避之不及。在清末到民國時期四川土匪猖獗,這與“渾水”袍哥有重要關係。
心裡想著事楊銘等了大約三分鐘面試室內就響起了楊銘的名字。
注:(長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廢除了奴隸制,但是在民間因為士紳需要就新增了兩個特有名詞,分別是長年和短工。在這裡長年顧名思義就是多年給士紳幹活的人,其實和奴隸差不多隻是名義更好聽一些,都是依附在士紳之下度日。這類人說可憐但是事實上哪怕在荒年也能活命,畢竟背靠士紳,對很多窮人來說能給士紳當長年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而短工則是士紳人家迫切需要幫忙的時候才會需要,一般諸如農忙時節,春節,祭祖等才會請短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