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慕容紹宗:臨危受命(第1/4 頁)
公元547年,九月,彭城。
蕭淵明率領的南梁大軍水陸並進,從東南方向殺進東魏的領土,包圍了徐州治所彭城。
鎮守彭城的是東魏徐州刺史王則。
王則也算是當時知名的武將,二十出頭就靠軍功拿到了子爵的爵位,兩魏分裂初年曾經出任東魏總管三荊二襄南雍等六個州的軍事總司令兼荊州刺史,位高權重。
可惜他關鍵時候不太給力,在沙苑失敗之後居然直接棄城逃跑,把整個荊襄地區拱手送給了宇文泰。好在當時高歡面慈心軟,只是罵了他一頓,沒有治他的罪。
等到侯景叛亂之後,高澄四處抓能打仗的人頂到前線,王則雖然有黑歷史,但聽說武力還不錯,所以被臨時頂缸任命為徐州刺史。
沒想到王則首先面對的不是侯景的叛軍,而是來自南梁的外部勢力。
蕭淵明的大軍到達彭城之後,首先在寒山安營紮寨。
寒山位於泗水的上游,距離彭城大約十八里左右。之所以駐紮在這裡,而非直接攻城,完全是出自蕭衍的安排。
蕭衍是真正領過兵打過仗的人,雖然現在年紀大了,但在戰略部署上還是很有見地的。他在決定出兵北伐的時候,就提前擬定好了基本的作戰方案。
首先,彭城是東魏的軍事重鎮,城防必定非常嚴密;其次,東西魏長年互相掐架,將領和士兵都身經百戰,而南梁這邊承平四十多年,基本沒打過什麼大規模的戰爭,戰鬥力上並不佔優;再有,南梁最能打的兩位將領,陳慶之和蘭欽,此時都已經去世了,蕭淵明也好,他手下的那幫將領也好,實戰經驗都不太夠,這種情況下直接搞常規攻城戰,風險未免太大。
所以蕭衍給蕭淵明制定的方案是用水攻。
具體來說,就是在先修一圈圍城壩,把彭城整個圍起來,再在泗水上壘一座攔河壩,抬高泗水的水位,最後透過導流壩一路把水引到彭城。
為了防止蕭淵明不懂得如何實際操作,蕭衍甚至還給他配備了一位有經驗的指導老師,也就是羊侃。
現在正值九月,淮河流域水量充沛,正是水攻的好時機。南梁部隊在羊侃的指導和監督下,全軍總動員,只花了二十天就完成了整個築壩工程。
放水的那一刻,洶湧的泗水如同萬馬奔騰,轉眼之間就把彭城周邊變成了一片汪洋,水勢大的時候,最高水位已經觸及了城牆的垛口。
羊侃一看戰機已到,建議蕭淵明立刻趁著水勢開始攻城。現在水位這麼高,完全可以坐船平趟過去,都不用走城門了。
結果蕭淵明不同意,因為蕭衍給他的指導中只讓他引水灌城,沒讓他發兵攻城。
蕭淵明是個老實孩子,他說的也是事實。蕭衍的原話是這樣的:“汝等眾軍可止於寒山築堰,引清水以灌彭城。大水一泛,孤城自殄,慎勿妄動。”
羊侃急得直跺腳:侯爺啊,你不能拘泥於詔書的字眼兒啊,咱們這麼折騰是為了啥,不就是為了把彭城打下來麼?現在眼看著彭城唾手可得,咱們如果不抓緊時間攻城,等東魏的援軍過來就晚了。
蕭淵明無言以對,但依舊咬死不出兵。
你說的也許有道理,但我叔叔讓我等著彭城主動投降,我得聽叔叔的話。
羊侃氣死了,心說蕭家這幫人咋都是笨蛋啊。大軍出征在外,你作為主帥,居然一點兒主見都沒有,這個仗還怎麼打。
算了,我只是個友情指導,給出的建議你可以不聽,但你帳下兄弟們的建議你總得考慮一下吧。
於是羊侃私下裡跟南梁的幾個高階將領溝通了一下,結果大家都認同他的看法。畢竟眼看著彭城唾手可得,這種送上門來的功勞不撿白不撿。
在第二天軍事會議上,大家一致要求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