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魂斷滄瀛意何傷(第2/3 頁)
要補償才對。
胡太后考慮了一下,決定免去於瑾的罪名,加官為別將,但條件是於瑾不能再去元淵那裡了,要留在朝中待命。
於瑾謝恩。一切都在預料之中。
以於瑾的聰明才智,豈能發現不了元淵最近的小動作。他不便直說,只好時常在無意中旁敲側擊加以勸誡,奈何元淵跟元徽等人結怨已深,聽不進去這些規勸。
於瑾告訴自己,元淵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歸路,自己不能再留在他身邊了,否則一旦出事自己絕對脫不了干係。因此他兵行險道,趁胡太后懸賞捉拿自己的機會脫身還朝。
他拼盡全力為元淵說了很多好話,算是對知遇之恩的一種報答吧。
廣陽王,剩下的路你就要自己走了,現在懸崖勒馬還為時不晚。
元淵當然不知道於瑾的內心活動。對他來說,這件事喜憂參半。喜的是於瑾最終活了下來,這樣至少說明於瑾的說服工作卓有成效,胡太后應該沒那麼懷疑自己了;憂的是於瑾被留在朝內不能回來了,而沒了於瑾的協助,他的能力至少要打兩個對摺。
元淵嘗試著派兵出去跟葛榮打了幾次小規模的戰鬥,結果發現葛榮的部隊跟打了雞血一樣,個個變得異常強悍,官軍根本不是對手。
官軍現在駐紮在交津,地處定州、瀛州和冀州的交界地帶,離各個州城都比較遠,如果再這樣對峙下去,一旦葛榮的部隊發動大規模進攻,恐怕官軍會抵擋不住。
元淵決定向葛榮學習,先後退休整,再尋找進攻的機會。
而且,元淵內心深處,還有一絲沒有破滅的希望。他的內應毛普賢雖然死了,但他活著的時候曾經策反了幾個重要的叛軍將領,這些人現在還在葛榮的帳下。元淵秘密派人跟這些人聯絡,其中有幾個表示還會繼續支援他,但需要等待時機。
元淵不知道自己還能爭取多少時間,既然已經走出第一步了,那就繼續走下去吧。
他打算先把部隊撤退到定州州城裡,畢竟他曾經短暫地做過一段定州刺史,對那裡比較熟悉。定州離瀛洲也比較近,攻守都主動一點。
沒想到現任定州刺史楊津居然命人緊閉城門,不放元淵進城。
似曾相識的場景。半年多以前,當時的定州刺史元固就曾經將楊津的部隊拒之城外,現在城裡換成了楊津,城外換成了元淵。
按說元淵大軍到來之後,已經幫楊津解了定州之圍,楊津應該感恩戴德隆重迎接他進城才對,至少不應該拒絕元淵入城。
但楊津拒絕元淵入城絕不是像元固那樣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已經掌握了很多資訊,這些資訊表明元淵正在密謀籌劃一些不利於朝廷的事情。
當初毛普賢在叛軍內部動員大家支援元淵的時候,保密工作做得實在不是很好,叛軍內部很多人都知道這個事情,況且北鎮鎮民對元淵有好感也是普遍情況,大家經常在私下裡互相討論。楊津當時透過元洪業也策反了一些人,有人就把這個事情跟楊津說了。楊津比較謹慎,他因為沒有拿到確切的證據,開始還不太相信,但後來觀察元淵的行為,越來越覺得這很有可能是真的,元淵已經心生異志,不再是當年一心為國的廣陽王了。
元淵看到定州城門緊閉,知道楊津對自己起了疑心,他只好暫時把部隊駐紮在定州城南的一座寺廟附近。做了虧心事總歸有些心虛,現在叛軍那邊沒訊息,朝廷這邊又開始懷疑自己,元淵兩天兩夜沒有睡好,不知道下一步應該怎麼辦。
元淵思來想去,最後想出一個昏招。他把手下的七個都督叫過來,要跟他們歃血為盟,約定一旦有危難,大家要無條件互相援助。
這簡直是欲蓋彌彰,你堂堂朝廷的宗室親王,如果不是想造反的話跟手下結什麼盟。諸位都督都覺得生活還很美好,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