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高敖曹:血戰上洛(第1/4 頁)
537年,一月,河東。
高歡得知竇泰陣亡的訊息,頓時方寸大亂。
竇泰從高歡當晉州刺史的時候就擔任他的鎮城都督,之後信都建義、廣阿拒敵、信陵決戰、秀容剿匪,竇泰一直都是高歡最信任最得力的助手之一,跟著他出生入死,忠心不二。
更重要的是,竇泰的夫人是婁昭君的二姐,也就是說竇泰跟高歡還是連襟關係,兩人同氣連枝,完全就是一家人。
高歡也知道竇泰長於衝殺,短於將略,當先鋒很稱職,但獨自領兵的經驗還不夠。為了幫助竇泰快速升級,這次他放著指揮能力明顯更強的幾個人不用,專門安排竇泰獨自統領中軍,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在實戰之中歷練一下,。
正如宇文泰判斷的那樣,高歡自己的北路就是疑兵,目的是牽制西魏的主力。他把擊敗西魏的責任和榮譽都放到了竇泰身上。
說到底,高歡這次還是輕視宇文泰了,居然把生死之戰當成了幫部下刷經驗的福利局。
高歡的樂觀也是有理由的,畢竟西魏現在饑荒非常嚴重,軍隊人數也少得可憐,簡直不堪一擊。只要他牽制住宇文泰的主力,竇泰按計劃打下潼關直搗長安,事情就搞定了。但他萬萬沒想到,竇泰本人竟然成了這個完美計劃最大的破綻。
事後來看,在敵人三路大軍泰山壓頂,宇文泰這邊又缺兵少糧極端被動的局勢之下,冒險偷襲竇泰幾乎是死局之中僅有的一線生機。宇文泰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而且在幾乎所有人都反對的情況下,依舊堅持己見果斷出手。
這就是領導者的眼光和魄力。
當然,這個過程也相當驚險,稍有閃失就會萬劫不復。
如果中路的統帥不是竇泰,而是侯景、高敖曹或者高嶽;如果竇泰能堅持原來的作戰計劃,不草率出兵決戰;如果竇泰頂住了第一輪突襲,雙方進入持久戰;如果高歡得到訊息,及時派兵過來增援;如果高歡能夠扛住打擊,化悲痛為力量,趁北路空虛之際迅速過河繞過華州突襲長安……
任何一個如果出現,宇文泰都必輸無疑,畢竟高歡這邊人數和後勤上的優勢都是壓倒性的。
但宇文泰賭贏了。
高歡是個重感情的人,竇泰的死對他打擊實在太大,以至於他直接失去了鬥志,後面的仗根本不想打了。他下令毀掉已經造了一多半的浮橋,全軍撤退。
等我療好傷再跟宇文泰算賬吧,路上還得傷腦筋想想回去怎麼面對老婆和竇泰夫人。
主帥不想打了,部下們也沒有辦法,數萬東魏大軍開始收拾東西,狼狽離開蒲坂。
整個撤退過程缺乏指揮,前軍後軍互相踩踏,場面非常混亂。
宇文泰得知高歡不戰而逃,當即下令全軍從風陵過黃河,開始乘勝追殺。
西魏將士們此時士氣極其旺盛,幾千人在幾萬人後面一通狂追猛打,多虧負責殿後的車騎將軍薛孤延領人拼死掩護,東魏的大部隊才得以順利撤退。
宇文泰畢竟人馬有限,連續作戰時間長了會出問題,因此他見好就收,不再追了。
中路崩潰,北路撤退,剩下南路就尷尬了,從負責戰略牽制的偏師轉眼就變成了四面受敵的孤軍。
實際上,高敖曹的南路部隊雖然路線最艱苦,但戰果卻是最輝煌的。
此時距離大哥高乾之死已經過了三年,二哥高慎又太過柔弱,高敖曹現在就是高家乃至整個河北世族的當家人。東魏政權成立之後,高歡本來安排高敖曹做司空,但高敖曹因為高乾死在司空任上,所以堅決不接受,最後領了個司徒的職位。
司徒也是朝廷的三公之一,位高權重,但現在天下未定,高敖曹又是高歡集團裡最能打的,官再大也得出來幹活。
高敖曹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