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〇章 索要邊鎮 (3)(第1/3 頁)
<b></b>太皇趙佶為何沉默不語?因為太皇趙佶也不想割讓中山、河間二鎮給金人;但是,太皇趙佶回京不久,對外面的情況不掌握,預判不了不割讓中山、河間二鎮所能帶來的後果,怕說了自己的意見後,作為兒子的趙恆不好違背,堅決不割讓中山、河間二鎮,再引得金兵入境,就麻煩了。所以,趙佶沉默不語。
欽宗趙恆見趙佶沉默不語,也不好堅持再問,遂告辭出了後宮。
欽宗走後,太皇傳旨,令護送起返京的高俅高太尉即刻入宮覲見,不得有誤。
高俅自趙佶還是端王時就服侍在趙佶身邊。趙佶也甚是欣賞高俅,提拔著高俅擔任了殿帥府太尉。高俅知恩圖報,對太皇趙佶極為忠誠。
高俅奉詔,來到後宮,覲見太皇趙佶。
高球跪伏在地,扣頭不止。趙佶見狀,忙道:“太尉乃自己人,何須多禮,快快起身。”高俅爬起身來。趙佶過來,攙了高俅的手,拉到自己身邊的一張座椅上,讓高俅坐下。高俅感激萬分,泣淚齊下。高俅道:“太皇喚臣入宮,有甚旨意,臣赴湯蹈火,萬死不辭。”太皇笑了笑道:“高卿言重了。現在咱們主僕二人,已遠離廟堂,朝廷的事,讓皇上他們處理去吧,咱自家人就是拉拉話而已。”
對趙佶的話,高俅不信。高俅心裡清楚,太皇返京後,首要的是疏遠大臣,不使聖上有看法。現在,太皇之所以緊急召見他,必然有事。
高俅望著太皇趙佶道:“太皇在上。臣自出道,便跟隨在太皇身邊。臣乃孤兒,不知父母為誰;為了生計,不得不周旋於大戶人家。是太皇拔臣於底層,抬舉臣做了殿前太尉。這些年來,臣雖有過個乾兒衙內,實乃臣之叔伯兄弟,其意也是為了延續高氏香火。無奈,衙內不成器,前些年因糾纏於林教頭之娘子,被人暗中廢了,後死於疾病。目今,臣依舊是孤身一人,太皇於臣,有再生之德,再造之恩,臣感激不盡。太皇在上,臣既食太皇之俸祿,必擔太皇之憂愁;至此多事之秋,定將盡忠盡孝,報恩於太皇。”
高俅的此番話,說得甚是誠懇,趙佶也為之感動。趙佶輕撫著高俅的手道:“高卿啊!你的忠誠,天地可鑑,日月可表,朕心裡盡知。實不滿高卿說,朕未禪讓前,曾有許多御史,多次彈劾你,請朕罷免你殿前太尉職務。這些大臣,哪裡知道朕與卿之間的感情?朕南去亳州上香,卿聞聽後,親率兵馬,前去護衛,便是明證。”
高俅道:“此乃臣職責所在,義不容辭,責無旁貸。”
太皇點頭。點頭畢,續說道:“朕雖禪讓於皇上,然朕還在宮中,許多事情,皇上常來請示,這讓朕有點無所適從。”高俅道:“此乃自然。朝中大事,還得太上皇定奪。”趙佶道:“朕既然禪位於皇上,許多事情還是還是皇上自己定奪的好,朕不好再幹預;但有些主意,還是要出的。”高俅見說,點頭道:“太上皇說的是。”
趙佶點頭,隨後說道:“高卿啊!朕急招你來,是有件事情,想聽聽高卿的意見。”高俅道:“太皇請講,臣洗耳恭聽。”
太皇趙佶遂將金人催要中山、河間二鎮的情況告訴了高俅,最後問道:“臣以為該如何?”
高俅見說,想了想後道:“太皇在上。中山、河間二鎮,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可割讓給金人。作戰憑的是什麼?憑的是地理。前些年,宋江佔據梁山,憑藉八百里水泊,屢拒朝廷兵馬,最後不得不對之招安,才算解決了梁山之患。相對於宋江,女真要強悍許多,假如沒了北方邊鎮,女真兵馬長驅而下,汴京危也。”
趙佶見說,大慌。
高俅安慰道:“太皇在上。即使是朝廷與女真再起戰端,也非多大的事情。朝廷上有百萬兵馬,有黃河天塹,金兵未必攻得破;即使是女真兵馬攻破黃河天塹,兵臨汴京城下,太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