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第3/4 頁)
我們分析過,有這方面的原因,另外一方面的原因是,我們以及蠻人獵殺得太厲害了。”
“蠻人就是靠這些野獸堆積起來的,要將他們打散或者逼出大澤,傷亡最小的辦法就是我們在這個秋日將獸潮截掉。怎麼截呢?我們只要在獸潮的先頭部隊到達太江邊的時候,在西面設定一百個起火點,燒掉整條通道,便可以燒死燒散一半左右的遷徙野獸。大家可能會擔心前幾年的野獸圍城事情,但事實上,只要做好的準備,這次事件不會重演或者程度會小很多。原因是因為獸群小了,而當年進入我們腹地的野獸其實比例不高,很多野獸還是會根據本能往原路上走的。算下來,進入我們腹地的野獸連一半都不到,我們處理起來不會存在什麼問題。而剩下那些沿著通道走的野獸,會走十幾二十天沒有足夠的食物,多數會不夠力氣渡江,死在水裡。這麼一來,蠻人一半的食物就沒了。”
“我們將這些野獸截斷以後,蠻人會幹什麼呢?他們很大可能不會立刻發現問題,因為多少還是會有野獸到達他們那裡的。他們會圍獵了這些僅存的野獸,然後眼巴巴等著大規模獸群的到來。直到下雪。到明年開春左右,他們應該就知道是我們的問題了。這個時候,他們會帶著餓著肚子的人,過江來找我們麻煩,理由可能是拿回屬於他們的肉食。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在正面來一場漂亮的大仗。幹翻他們了。以後,因為沒有獸潮,蠻人再也不可能如此聚集,我們便可以一步步往南擴張,將他們納入版圖。”
“荒唐!”等這邊說完,會場中的年長者立馬跳出來反對:“獵獸訊提供了我們多少肉食,怎麼可以就這樣滅絕了這些獸類?”
王朝能發展到目前的階段,除了耕種之外,遷徙的野獸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很長時間以來周邊的人肉食不缺,能夠進行各種建設,也是因為獵獸訊提供了差不多一半的肉食。獵獸訊基本成為王朝的一種生活習慣了。
年輕的參謀顯然也考慮過這些問題,從容道:“它是給我們提供過不少肉食,但大家有沒有想過,王朝到現在為止是不是還需要進行獵獸訊?今年秋收在即,根據農業部的預計,今年秋收的能獲得糧食一百五十萬背,人均有十背左右,也就是說,我們其實不用獵獸訊也能吃飽肚子了,這還不算漁獲以及畜牧的產出。大家現在想想,我們現在每天吃的是糧食鮮肉,還是乾硬的肉塊?我們獵獸訊得來的鹹肉幹有多少是我們自己吃的?現在這些鹹肉幹不是用來對外交易便是給奴隸吃。算起來有無其實差別不大。而且大王有過預計,說照這樣的獵殺速度繼續下去,這些獸潮最多十年就會消失。現在我們只是提前讓它們消失而已。大家卻可以想想,執行了我們這種方案,我們可以減少多少軍士死傷,可以降低多少戰爭成本。將蠻人一戰而滅之後,我們也將擁有南面大澤,又可以獲得多少好處。大家不要忘了,現在蠻人有鐵器了,是你死我活的時候,一切肯定要以消滅他們為第一目的。”
“死傷這麼多野獸,發生瘟疫怎麼辦?”有人弱弱發問。
“盡力儲備軍糧。發動勞力掩埋。真處理不了,管不了那麼多了”
第392章 甘蔗林
在南方的珍珠河入海口,船隊划著之字往河道里走。天空之中,四隻巨鷹不時在船隊上空盤旋。
珍珠河水量足夠,便是鯨魚級的船也可以往裡行駛。
王川站在船頭往兩岸望,茫茫水面之後,沒有一絲後世的三角洲城市的模樣,有的只有無盡的蠻荒。船隊在這寬廣的河口行走,都像是攪動莽荒的文明棍。事實上這一路南來北返,差不多也是文明種子撒播的過程。
這一路而來,連著幾個月大海撈針一般的讓小鷹去尋找小象,自然是沒有一點蹤跡的,王川也完全沒有想過就算找到時的場景。如此漂泊了幾個月之後,王川的心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