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江船(第2/4 頁)
起那草魚便飛身到了山下沿江小院,尋來了一些乾柴生了一個篝火。
因著他曾經祭煉過三昧真火寶蓮燈,對火法的瞭解遠超常人,引木點火自然不在話下,無非利用五行生剋之道,法力一催,木中自然生火。
別看這小小一個火法,內裡無不蘊藏著天地自然的奧妙,於他而言簡單,但對不會的人來說又是千難萬難。
不掌握了其中的天地自然運轉之理,任你如何噴法力,木頭始終是木頭,不會有一絲一毫的變化。
法力加上了秘術秘法,才生出了種種變化。
將那魚拿到江邊整理,找了根細木棍將魚一穿,架到篝火邊利用火焰的熱度慢慢烹烤,不時翻動兩下。
若是有那不知道的人直接將魚架在火焰上燒,那不是烤魚那是燒魚,必然就只得個焦炭魚。
細算來,如今已經是寒冬臘月,漫山蕭瑟,寒江孤影,江面映著一簇火光,顯得如此的孤寂又略帶著一絲人間溫暖。
白小乙望著天地一片黑暗,連個燈火人家也無,頓感無盡的孤獨與寂寞。也許這就是修行求仙所必然承受的代價吧!
思緒良多,盡是多愁善感,便從袖裡拿出那隻玉笛吹奏了起來。
吹一曲《清心普善咒》,情到興處,又拿出一壺男兒翹喝兩口,抽出飛劍舞一個醉生夢死,這才是逍遙人生。
“天地無情又有情,人間無道道在心。山川自古溪難盡,寒冬暑往又一青。”
舞罷唱罷,將劍一插泥地裡,拿起酒壺又灌了兩口,翻一翻那魚看看烤熟了沒有。
不知何時,從那洛春江的上游緩緩駛來一艘樓船。
此船築著間二層的小閣樓,明燭透窗,琉璃瓦蓋,外挑兩盞大紅燈籠。
“小姐,你看!那裡有一戶人家!”說話的是一個梳著兩個分丫辮的大女孩,一臉的腮紅,嬌小單薄的身子,兩個眼睛靈動活潑。
在她的身邊,則是一個嬌豔婉倩的雲鬢粉妝女子,正拿著一條絲巾滿面哀愁的在船沿倚闌發呆。
聞聽丫鬟小辮兒的提醒,趙蘭霓回過神來,打眼一看,果見前方不遠處的江岸邊,築著一間竹屋小院,院前有火光在跳動。
不由問道:“這裡已經到了什麼所在?”
小辮兒上哪知道去?只能搖頭說:“不知道哇!”轉頭又問一個倚靠著船樓抱著一把寶劍的青壯男子,“鄭大俠可知道這是哪裡?”
那青年人本是閉目調息,見有人跟他搭話,方才緩緩睜開雙目,左右看了看,聲音渾厚低沉的道:“看不出具體到了哪,但想來離大都不遠了!”
小辮兒翻了他一個白眼,這話說跟沒說一樣。
便在這時,從閣樓裡走出一個年紀不大的小和尚,雙手合十念頌了一個佛號說:“哦彌陀佛!瞧那山高度與特色,想必是到了天都峰。”
趙蘭霓轉身對小和尚行了一個佛禮,好奇問:“不休師傅,不知這天都峰可有什麼人在此居住?”
趙蘭霓此話一說,好像點醒了小和尚不休一般,一拍腦門,眉飛道:“我怎麼忘了這位?小紅兒可能有救了!”
聞得此言,趙蘭霓立馬關切緊道:“此話怎講?”
小和尚欣喜說道:“傳言有位前輩大能混元傘太乙真君在此山修行,難能可貴的是這位前輩為人多有善行,不似那些詭修正邪難測,而且傳言其有仙術般的醫術,可生死人肉白骨!”
趙蘭霓聽罷激動不已,連忙追問:“此話當真?”
小和尚撓了撓光頭,有點不確定的道:“在靖安司內是有人這麼傳言的,我也沒去拜訪過,不知道真假。”
“既是如此,我們不妨靠岸前去求見試試,若是假的也無什麼損失,若是真的,豈不挽救了紅兒的性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