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將矛盾擴大化(第2/4 頁)
道,這次的事情鬧大了,京城必定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京城的喧囂中,大隊人馬護送著騎在馬上的朱棣前往皇宮。人群中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個年輕的燕王身上,他的每一個舉動都牽動著無數人的心絃。而在鑼鼓巷的路口,一場意外的相遇正在上演。
藍玉,大將軍的身份,威震天下的名聲,卻在此時與朱棣的隊伍不期而遇。他望著這位本應早已抵達皇宮的燕王,心中滿是疑惑。他原本派人跟蹤朱棣,擔心路上會出現什麼意外,卻只看到朱棣的轎子靠近皇城便離開了。藍玉心中糾結,他與太子交好,不希望因為一場誤會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於是,他決定與湯和商議,希望這位老友能夠為他在皇上那裡解釋清楚。
此刻,他面對著朱棣的隊伍,感到一絲緊張的氣氛。儘管他知道朱棣的轎子已經安全抵達皇宮,卻不明白燕王如何出現在這裡,也不知道帶著眼前這大隊人馬的真正意圖。前面計程車兵們也感到了藍玉帶來的壓力,他們知道藍玉的威名和跋扈,擔心他會惹出不必要的麻煩。但是隻聽在馬上的朱棣大聲的對兵士說:“藍玉於今日在太子府行刺襲擊燕王,今欲阻燕王回宮,諸軍聽令,誰敢阻擾,格殺無論,若本王被傷,皇上被殺汝九族,若你等受傷,將是我朱家一輩子的恩人。徐輝祖,你監督眾軍,有後退或阻滯不行者殺。一切後果我燕王朱棣承擔。一眾都有,高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抽出寶劍指向前方。藍玉聽了此話,是又驚又怒,當即就要上前質問,只見前面眾軍士手中武器轉向對自己。朱棣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如果他們不動,那麼真的可能被殺全家。話音剛落,眾軍士的武器齊齊轉向藍玉,氣氛頓時緊張到了極點。藍玉驚怒交加,正欲上前質問,卻被徐輝祖示意阻止。他清楚,此時的局勢已經不是他能掌控的了。在前軍的阻擋下,中軍護送朱棣離去,朱棣離去前,用劍指著藍玉,眼裡充滿了凌冽殺意。藍玉是戰場上出生入死的,自然見過這樣的眼神,比之太子府更為凌冽。而且很顯然這不是一個小孩能夠有的,他如果不是在白天,很是懷疑是不是見鬼了。湯和聞訊趕來,急忙拉走藍玉,並命令自己府前的衛兵退後,避免引起更大的衝突。這一切的發生,彷彿都在一瞬間。而那高舉的寶劍和凌冽的眼神,卻成為藍玉心中難以抹去的陰影。
大隊人馬護送著朱棣,終於抵達了皇城的門口。皇城的守衛見狀,正要警惕地關上城門,卻見朱棣從容地走了出來。他吩咐徐輝祖讓隊伍回去,並請他轉告妙雲,近日他無法前往府中看望。言罷,他堅定地走向皇城中,聲音響亮地說道:“請稟報父皇母后,兒臣朱棣在太子府遭遇藍玉襲擊,懇請父皇母后庇佑。如果父皇母后不能庇佑,孩兒就流浪天涯以避禍。”值守軍官一聽,知道大麻煩來了,趕緊命人將燕王送回寢宮,自己去稟報。這聲音迴盪在皇城的每一個角落,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朱棣的勇敢和堅定,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到了他的決心。他並沒有因為藍玉的威脅而退縮,相反,他選擇了挺身而出,向皇上稟報真相。
此刻的朱棣,已經不再是那個在太子府中遭遇襲擊的孩子,而是一個決心扞衛自己和家族尊嚴的英勇王子。他的眼神堅定,步伐沉穩,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力量。
而那高舉的寶劍和凌冽的眼神,也成為了皇城中人們心中難以抹去的畫面。他們都知道,一場關於權力、家族和未來的鬥爭即將上演。而朱棣,正是這場鬥爭中的關鍵人物。
隨著朱棣的離去,皇城再次恢復了寧靜。但那股肅殺的氣氛卻依然瀰漫在空氣中,預示著未來的風雨欲來。而這一切的背後,都是因為那個在太子府中遭遇藍玉襲擊的燕王朱棣,他的勇敢和堅定,已經改變了整個京城的格局。
朱元璋坐在御座上,正與劉伯溫、李善長等重臣商議國事。正當他們討論得如火如荼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