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第1/2 頁)
瑪米杜&iddot;格歇從來沒上過小學,更別說是醫學院,現在卻能定期執行手術‐‐這提醒我們,醫生不侷限於學歷。圖中,她正在亞的斯亞貝巴瘺管醫院為病人修復瘺管。
(拍攝:尼可拉斯)
瑪米杜雙手靈巧,技術一流,雖然她生物學方面的知識有限,卻一直在紮實地累積經驗,終於,瑪米杜開始獨自操刀。該醫院所做的瘺管修補手術,比世界上任何一家醫院都多,而瑪米杜是其中的主力。她也負責培訓,當醫界精英到亞的斯亞貝巴進行為期幾個月的瘺管手術學習時,他們的老師通常是一位從來沒上過學、大字不識一個的女子。最後,瑪米杜不願再做個不識字的大師級外科醫生,她開始上夜校。我們上次拜訪時,她已經升上三年級。
&ldo;訓練助產士或資深護士做剖宮產,就能拯救性命,&rdo;魯思&iddot;甘迺迪表示。的確,在莫三比克、坦尚尼亞和馬拉威,已經有了訓練非醫生執行剖宮產的實驗,這將成為當地孕產婦主要的救命方式。但是由於醫生不願放棄他們對於這種手術的壟斷權,因此一直沒有得到更廣泛地推行。
另一個障礙是,孕產婦健康領域沒有國際性的支持者。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候選人呼籲增加預防愛滋病及瘧疾的經費,以此證明自己提供外交援助的真誠。但是孕產婦健康的保障並不在政治地平線上。美國等大多數國家在解決這個問題上,貢獻微不足道。挪威和英國是難得的例外,這兩國在2007年宣佈了一項針對孕產婦死亡的重大外交援助計劃。美國假如能夠聯手英國和挪威一同在這方面努力,將會帶來很大的幫助,也會提升美國的國際形象。
在推動降低孕產婦死亡率運動方面,至關重要的是避免誇大的宣傳。倡議人士應特別留意,不要一再宣告投資孕產婦健康如何經濟實惠。一名世界銀行資深官員在2007年於倫敦舉行的孕產婦健康會議中充滿熱忱地表示:&ldo;投資改善婦女及其嬰孩的健康,正是智慧型經濟手段。&rdo;這在教育女孩方面的確沒錯,但遺憾的是,孕產婦健康的投資,不可能跟其他種類的衛生工作一樣符合成本效益原則。拯救婦女的生命是刻不容緩的,但費用並不便宜。
一項研究指出,透過逐年增加經費‐‐從2006年起追加10億美元,至2015年追加到60億美元,就能實現把孕產婦死亡率降低75的&ldo;千禧年發展目標&rdo;。另一項研究表示,每年成本還要增加90億美元,才能為全球95的人口提供最有效的孕產婦及新生兒健康幹預措施。(而在2004年,所有國家為孕產婦和新生兒健康提供的國際發展援助總額,只有微不足道的53億美元。)
假設每年90億美元的估計是正確的,雖然跟全球每年花在寵物食品方面的400億美元相比依然不足道,但這還是一大筆錢。假設那90億美元能夠拯救目前3/4瀕臨死亡的的孕產婦,就意味著每年能夠拯救402萬名婦女。拯救一條婦女的性命,費用會超過22萬美元。就算這是我們誤乘了五倍的數字,拯救一條性命也要4000美元以上。相較之下,一劑1美元的疫苗就能夠拯救一名孩子的生命。如同在發展領域的一名領導者所說:&ldo;疫苗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孕產婦健康護理則不然。&rdo;
因此,我們不要言過其實。孕產婦死亡是不公平的現象,之所以會被容忍,只是因為受害者是貧窮的鄉下婦女。然而,停止這種不公平的最好理由,不是經濟上的,而是道德倫理上的。普魯登斯之死最令人震驚的,不是院方資源分配不佳,而是其醫療護理體制對於個人的忽視。如同艾倫&iddot;羅森菲爾德向來主張的,這主要是人權問題。人權組織要趕快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