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第2/2 頁)
智庫&ldo;哈德遜研究所&rdo;(hudn stitute)的麥可&iddot;霍羅威茨(i插el horowitz)是人道目標的推動者,他廣召宗教保守分子,共同支援修補產科瘺管的新方案。現在,基督教福音派與自由派的善心人士站在前線並肩作戰,一起爭取救援資金來解決問題。這跟10年前或20年前相比,是個劃時代的轉變。
&ldo;以前貧窮和疾病不在我的議程上,&rdo;加州馬鞍峰教會牧師、《標竿人生》(the purpose driven life)作者華理克(rick warren)告訴我們,&ldo;我遺漏了愛滋病這種事,當時不瞭解這是多麼大的一個問題。&rdo;後來在2003年,華理克前往南非培訓牧師,發現一座帳篷裡有一小群信徒在照顧25名愛滋病孤兒。&ldo;我那時才明白,他們為窮人所做的,比我們整個超大型教會還多,&rdo;他愉悅而誇張地說,&ldo;那感覺,就像一把刀插入了你的胸口。&rdo;
從那時起,華理克激勵他的教會在全球68個國家打擊貧窮和非正義。該教會超過7500名信徒自費到貧窮國家擔任志願者‐‐他們一旦近距離看到貧窮現狀,就想要做得更多。
許多基督教福音派教徒自願繳納什一稅(每年捐出收入的10贊助慈善事業),此舉值得自由派人士仿效。根據《全球慈善事業索引》(dex of global philanthropy)的估計,美國宗教組織每年捐贈54億美元給發展中國家,這是美國非宗教基金會所捐助款項的兩倍以上。經濟學家阿瑟&iddot;布魯克斯發現,有1/3的美國人每週至少參加一次禮拜,相較於另外2/3沒有宗教信仰的美國人,他們在&ldo;每個可以衡量的方面絕對是更為慈善的&rdo;。他表示,他們不只是捐的更多,也比較可能抽出時間擔任義工。然而布魯克斯也發現,自由派人士雖然自己沒那麼慷慨,但是政府若撥出經費從事人道活動,他們也比較可能去支援。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