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2/3 頁)
劉光世心中不悅,對方雖然擺明瞭是回護他的說法,卻也是在指責他的治軍之道。
因重重咳了一聲,示意酈瓊快講。
酈瓊渾身一震,忙道:「以末將之見,於今之計,唯有縱兵搶掠,不以軍紀約束。如此一來,士卒們知道有利可圖,自然是奮勇效命,不需督促。」
此語一出,王德諸人面面相覷,卻也並沒有人出來反對。
宋朝的賦稅雖然大部給了軍隊,到底士兵的收入還是不高,靖康亂後,各部軍隊受到的管束很弱,有的軍紀很嚴,有的軍紀不修。劉光世所部,便是如此。
只是以前放縱士兵搶劫,卻只是在敵佔區或是雙方拉鋸的所在,還沒有本國軍隊,放手大搶自己境內百姓的道理。
因著如此,劉光世心中雖然如此打算,卻是不肯自己說出。
待這酈瓊一語既出,劉光世雙目如電,目視諸將。
其餘諸人如何不明大帥用意,一個個抱拳躬身,齊道:「酈將軍此計甚妙,反正臨安附近百姓從賊附逆,咱們也算給他們一個教訓!」
王德心中雖不贊同,卻也無法,只得喃喃說上幾句,並不反對。
劉光世心中歡喜,知道解決了這一難題,部下的這幾萬軍隊,必將一改面貌,如狼似虎,直殺到臨安城下。
若是不然,憑眼下的狀態,就算掙扎著到了堅城之下,也必定拖的跨了,哪有餘力攻城。
當下斷然揮手,令道:「酈瓊此計甚妙,就這麼號令三軍。」
見酈瓊苦著臉不做聲,便揮手道:「咱們也是為了援救陛下,將來就算小有不是,陛下也承擔下來,斷然不會以此事怪罪咱們。」
他此語也是有理,諸將一時間精神大振,齊聲道:「大帥英明。」
「好,你們這便下去傳令,命三軍加快腳步,快些,再快些!」
諸將聽得他令,一起拱手散去。劉光世身邊的一個年青將領,是他本家侄子,很得他信重,見諸將散去,他心中有些疑惑,因策馬上前問道:「大帥,其實逆賊困坐城內,那韓世忠以大帥所想,就算是不起兵南下,也斷然沒有前來與咱們相爭的道理。楊沂中鎮蘇州,所部不過五千人,雖然精銳,到底人數太少,其路各路鎮撫使,兵微將寡,人微言輕,哪有資格說什麼話。咱們一路徐徐而進,大造聲勢,豈不比這樣急著行軍更好一些?」
劉光世斜他一眼,斥道:「後生娃懂什麼!今陛下剛被迫退位,人心尚未盡失,若是我緩緩前行,待長安詔使到,就是陛下也不能等閒視之,我又有何資格,在陛下退位後,抗著長安詔書,一意攻打臨安?那時候,全江南都和咱們做對,這仗不必打也輸了。」
這樣的話,他也只能和自己侄子說上一說。雖然他表面上安然自若,其實趙構復位關係到他身家性命,這種事搶的便是時間,他哪裡敢怠慢。
一邊說,一邊揮動馬鞭,不但下令全軍將士急速前行,自己更是快馬加鞭,恨不得立刻衝到臨安城下。
劉光世所部迅猛進擊,沿途燒殺搶掠,以刺激軍心士氣,沿途各州並沒有什麼鎮守大將,除了一些守土文官知會劉光世,表示抗議之外,再也無人能夠管束。
他自建康五年三月初十日進軍,不過十餘日後,在三月下旬之初,便已經到達臨安城下。
因著一路上撈得好處甚多,他的左護軍五萬兩千餘人,士氣高昂。臨安城做為行在不過一年不到,城牆和城防設施都很薄弱,不過是一個內地尋常州府的格局。此時又是初春時節,雖然天天漸漸轉暖,城外的護城河河水不過半滿,劉光世一聲令下,五萬多士兵和掠來的十餘萬百姓一起動手,頂著城頭稀疏的箭雨,不過半天功夫,就已經將大段的城外工事夷平,又用沙土柴草將護城河填上,所部兵鋒,已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