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潼關大戰(22)(第2/3 頁)
一半,也只是尋常事。
他們憂心仲仲,不知道皇宮安危如何,長安不比東京,皇宮附近也很多民居,如果火勢燒倒,皇宮也很難確保安全。
姚平仲年紀雖大,身體還很壯健,此時披著一襲單衣,連連頓足,嘆氣道:「剛剛打退金兵,想安頓一下,賊老天卻出來搗亂!」
他雖然是道人裝扮,其實對滿天神明絕無一絲一毫地敬意,開口之後,便又是對過往神明一通亂罵,至於火德真君,更是被罵的狗血淋頭。
虞允文心中也很是鬱悶,見姚平仲怒不可遏,反倒勸他道:「天意難測,兄長何苦如此。不如先派人去打探訊息,只要陛下和百官無事,就是不幸中的萬幸。」
他年紀比對方小上一倍,氣度卻沉穩許多,勸慰幾句後,便叫過護衛士兵,命他們分頭去起火處和皇宮打探訊息。
正亂間,卻見一小隊騎兵在月色下急馳而至,為首的殿前班直遠遠看到虞允文正站在院前,幾十個士兵簇擁在他身前左右,正要四散離去,他急忙喝止,然後向虞允文道:「陛下旨意,命虞允文總督滅火,節制城內所有兵馬,必要撲滅大火救我百姓,不得延誤!」
虞允文精神一振,知道這是皇帝給自己的又一考驗。
他今日指揮若定,立下不世奇功,被皇帝大用已是板上釘釘地事,只是殿中諸將和滿城百姓,只是聽令行事,感受的是皇帝在城頭的激勵,對這個白身主帥還並沒有真正的服氣,而趙桓深知其能,想要重用,今夜的大火正是對虞允文地另一場考驗。過得此關,此人就在長安百姓和禁軍系統內,確立起真正的權威。
待這一隊傳令的班直侍衛到來不久,皇帝賜給虞允文的肩輿也是抬到,等虞允文落座之後,周圍又有不少持劍持錘的力士環繞左右,開始向著火光大盛處疾速前行。
虞允文已不是適才那般閒適模樣,他雖然第一次承受如此重任,卻也經歷過幾次大火,腦中略一思索,便已知如何料理。
一迭聲令道:「傳令,鋪兵疏散百姓,若有踩踏驚慌,唯他們是問。」
「命諸殿前司將帥率領麾下士卒,拆毀火場四周房屋,以防火勢蔓延。」
到得火場附近,已是熱浪襲人,虞允文蔚然不動,略一相看,便令道:「令水軍隊、親軍隊、帳前隊、搭板隊,依次上前,先以水滅,然後搭板鋪土,隔絕火勢,有後退者立斬,遲疑不前者立斬!」
再一相看,只見不遠處有一望火亭在火場不遠處,便厲聲令道:「火過此亭則斬隊長,到我身前十步則斬校尉,若還是不成,則我與諸位同死!」
說罷,便只端坐輿中,看著一隊隊的滅火士兵,蜂擁上前。
火場中心,早就燒成白地一般,周圍百姓原本是慌亂之極,待虞允文處置得當,幾千兵精銳禁軍拆除房屋,隔絕火勢疏散百姓,半個時辰之後,火勢又在兩千多滅火隊地努力下,漸漸減弱,四周數萬百姓回過神來,見指揮者雖然只是個白衣青年,確實沉穩有度,威嚴堅毅,心中不覺敬服,並不再害怕,連婦人小兒的哭叫聲,也是小了下去。
這種火災,死傷最慘便是因為人多慌亂,互相踩踏,然後又影響滅火,結果導致局勢一發不可收拾。虞允文處斷果斷堅決,令得人心大安,不少健壯男子又成群結隊,用盡一切辦法撲滅身邊的火勢,待到天矇矇亮時,火場四周方圓數裡雖然是亂石裂瓦成片,空氣中還散發出一股股焦臭味,檢點起死傷時卻是並不嚴重,是歷來大火中最輕微地一次。
虞允文到此時才放下心來,悄然舉袖,擦一把額頭上的汗水,不顧四周百姓敬佩地眼神和議論,下令身邊護衛轎夫起身,護送他回宮中繳旨。
待到宮門附近,雖然有不少百姓探頭探腦,警備的禁軍也並不很多,早市附近已有城外的菜農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