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諸葛亮治蜀(第2/6 頁)
生了重大影響。”
有才華的人在他的大秦並不缺,可有才的同時能做到清正廉潔可並不多見。
“為此,諸葛亮實行以軍事鎮壓為主、安撫為輔的邊疆治理政策。”
嬴政:這個諸葛亮是一個大才,要是能來輔佐朕就好了。
他對諸葛亮越是瞭解,就發現諸葛亮越是對他的胃口。
“諸葛亮說三綱不正,六紀不理,則大亂生矣。”
像諸葛亮這種綜合型人才,看得他極為眼饞,迫切的想要收入囊中。
“不僅如此,諸葛亮還進一步從反面強調了不以法治國的嚴重後果。”
“並透過將地方態度惡劣的豪強遷往成都的策略,進一步削弱地方勢力。”
“諸葛亮立法公開、執法公平,有異於同時代封建的法律思潮。”
現如今大漢正在對匈奴用兵,對於其他少數民族的趁機騷亂暫時顧及不到。
“六紀是指諸父有善,諸舅有義,族人有敘,昆弟有親,師長有尊,朋友有舊。”
“諸葛亮時期的廉政建設,首先表現在對蜀漢宮城規模的嚴格控制上。”
更讓他看重的,是諸葛亮在品性方面的優秀表現。
“同時,諸葛亮還籠絡當地各民族首領以及大姓氏族,許以特權協助蜀漢政權統治蜀地南部地區。”
“身為丞相,諸葛亮不僅帶頭廉政,樹起一面旗幟。”
“因此,諸葛亮一再告誡,反覆強調法在治理國家過程中的重要性。”
“諸葛亮推行少數民族與漢族官吏交流制度,增強蜀漢政權對南部地區的管理。”
“另外,諸葛亮不僅尊重當地少數民族信仰,也利用當地人信奉鬼神的風俗,宣揚封建君臣關係,強化蜀漢政權的正統性。”
只要這些邊疆地區不鬧事,他就不會多加理會。
可如今看來,這種放任不管的政策並沒有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想到此處,他命令大臣根據諸葛亮邊疆治理的政策制定出他們大漢的策略。
“在國家治理上,諸葛亮以丞相府為核心,統領全國軍政大權。”
“同時,諸葛亮以治國之道的原則選拔賢才,任用郭攸之、董允為侍中。”
“代替自東漢以來由宦官出任的中常侍等職,來管理皇宮中的諸項事務,防止宦官弄權。”
“對於懷有二心的人,諸葛亮嚴厲打擊,防止政治分裂,維護了蜀漢政權的穩定。”
“同時,諸葛亮奉劉備命令與他人一同編造《蜀科》,加強法治,維護社會穩定。”
“剛入蜀地時諸葛亮不再延續前任蜀地之主劉璋寬厚的做法,而是採用嚴刑峻法,為的就是打壓目無法紀的當地豪強讓社會秩序恢復正常。”
“在外交上,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對周邊少數民族採用合作發展的策略。”
“爭奪天下的核心外交思想就是聯吳抗魏,聯合相對弱小的吳國,共同抵抗強盛魏國的軍事打擊。”
楊堅:和軍事外交相比,顯然諸葛亮更加擅長內政的治理。
在國家治理上,諸葛亮主張以德治國,這也是他比較欣賞的。
諸葛亮的以德治國,第一點體現在提倡民本思想上。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認為北伐勝利的基礎是讓人民安居樂業。
為此,諸葛亮提出朝廷應該瞭解人民疾苦、救濟百姓。
至於第二點,就是主張舉賢任能。
諸葛亮在《便宜十六策》中說到舉用賢能人才事關國家社稷安危,君主要學會任賢選能,遠離奸佞之人。
諸葛亮的這一策略,對於他選拔大隋的賢臣有不小的助益。
同時,諸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