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儒將魯肅(第1/7 頁)
三國時代最有眼光的傑出外交家,除了諸葛亮就是魯肅。
魯肅是東吳名將,他有智有勇,可與周瑜相媲美。
若論高瞻遠矚,深謀遠慮,恐怕要比周瑜略勝一籌。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魯肅是以一個老實人的形象出現。
好似一位仁慈的長者,忠厚有餘,才智不足。
經常為周瑜、諸葛亮鬥智施謀所戲弄,顯出一副愚相。
然而,《三國演義》和戲劇舞臺,都是藝術創造,不是史實記載。
從藝術角度看,可稱生花妙筆。
若從歷史角度講,是對歷史的顛倒和歪曲。
曾在歷史風雲變幻中活躍一時的魯肅,他的心計絕不後人。
而歷史上的魯肅,其才智和眼光絲毫不比其他頂級謀士差多少。
孫權繼位後被周瑜推薦,為孫權謀劃戰略,深受器重。
赤壁之戰時,魯肅力主抗曹,出使聯合劉備,並協助諸葛亮和周瑜說服孫權。
魯肅為人忠厚老實,不忍周瑜陷害諸葛亮,多次協助諸葛亮脫險。
赤壁戰後,魯肅在諸葛亮的設計下,成為保人,將荊州借予劉備。
此後多次討要不成,處於兩難的境地。
但最終依靠魯肅從中斡旋,一觸即發的戰鬥也被化解為無形。
“東漢末年,宦官專權,橫徵暴斂。”
“豪族大地主瘋狂兼併土地,農民大量逃亡,成為流民。”
“在這民不聊生的情況下,爆發了黃巾起義,東漢王朝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東漢王朝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各地封建割據勢力不斷擴大,群雄四起,天下大亂。”
“此時的魯肅不僅不治理自家事,相反大量施捨錢財,賙濟窮困的老百姓,結交有才能的讀書人。”
“魯肅的這一義舉,深受老百姓的擁戴。”
“當時周瑜任居巢長,聽說魯肅之名,帶數百人來拜訪,請他資助一些糧食。”
“當時,魯肅家裡有兩個圓形大糧倉,每倉裝有三千斛米。”
“周瑜剛說出借糧之意,魯肅毫不猶豫,立即手指其中一倉,贈給了周瑜。”
“經此一事,周瑜確信魯肅是與眾不同的人物,主動與他相交,兩人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好友關係。”
“當時魯肅所居住的東城,是袁術的轄地。”
“袁術聽說魯肅的名望後,請魯肅出任東城長。”
“但魯肅發現袁術部下法度廢弛,不足與成大事,於是率百餘人南遷到居巢投奔周瑜。”
“南遷時,魯肅讓老弱之人走在前,自己帶領敏捷強悍的青年斷後。”
“袁術得知魯肅遷居,急速趕來阻攔。”
“魯肅讓精壯的年輕人排開,張弓搭箭,對追兵義正言辭說道。”
“諸位男兒,應該明白大勢。”
“如今天下紛紛離亂,有功得不到賞賜,無功也受不到責罰,為何要逼迫我呢?”
“魯肅說著,命人將盾牌立在地上,遠遠開弓射去,箭把盾牌都射穿了。”
“追兵一方面覺得魯肅的話有道理,一方面估計憑自己的力量也奈何不得他,只好退回。”
“於是乎,魯肅順利到達居巢投奔周瑜。”
“建安三年,周瑜東渡長江,投奔孫策。”
“魯肅與周瑜同行,把家留在了曲阿。”
“見到孫策後,孫策很賞識魯肅。”
“後來,魯肅的祖母去世,魯肅回東城去辦理喪事。”
楊堅:魯肅早年的樂善好施,為他積攢了不少名望。
魯肅一路走來,直到被孫權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