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千古第一相管仲(第2/7 頁)
在齊桓公當上齊國國君後,殺死了爭奪王位的公子糾。
公子糾的兩名心腹大臣,一個自殺成仁。
另一個則是管仲,不僅沒有自殺,反而去幫助逼死自己主公的敵人。
這種行為,在崇尚春秋大義的時代,是被人所不齒的。
後來位居相位,權傾齊國,生活奢侈、納妾甚多。
在被人指責時,還一本正經地說是在為君主承擔惡名。
如此種種,連他也不得不批評管仲的品德。
不過儘管管仲私德有虧,但也有值得令他讚美和肯定的地方。
如果沒有管仲,我們恐怕是披頭散髮,衣襟開在左邊的人了。
因為有了管仲,齊桓公才能夠不使用武力就召集各諸侯國參加會盟,稱霸諸侯。
“公元前685年,齊桓公即位後,急需找到有才幹的人來輔佐,因此就準備請鮑叔牙出來任齊相。”
“但鮑叔牙稱自己才能不如管仲,若要使齊國稱霸,必要用管仲為相。”
“管仲與公子糾一夥認為公子小白已死,再沒有人與他爭奪君位,也就不急於趕路。”
“六天後到齊國才得知,齊國已有國君,新君正是公子小白。”
“魯莊公得知齊國已有新君後氣急敗壞,當即派兵進攻齊國,企圖武裝干涉來奪取君位。”
“雙方在乾時會戰,管仲建議當趁小白人心未定速攻。”
“但魯莊公不聽管仲的話,結果遭遇伏擊。”
“魯軍大敗,公子糾和管仲隨魯莊公逃回魯國。”
“齊軍乘勝追擊,進入魯國境內。”
“齊桓公為絕後患,遣書給魯莊公。”
“叫魯國殺公子糾,交出管仲,否則齊軍將全面進攻魯國。”
“魯莊公得知後與大夫施伯商量,施伯認為齊國要管仲不是為了報仇雪恨,而是為了任用他為政。”
“因為管仲的才幹世間少有,他為政的國家必然會富強稱霸。”
“假如管仲被齊國任用,將為魯國的大患。”
“因此施伯主張殺死管仲,將屍首還給齊國。”
“但鮑叔牙用計稱齊桓公恨管仲入骨,一定要生殺管仲。”
“且魯莊公新敗,聽說齊國大兵壓境,早嚇得心顫膽寒,沒有聽施伯的主張。”
“在齊國壓力下,殺死公子糾,並將管仲擒住準備送還齊桓公發落,以期退兵。”
“管仲清楚這是鮑叔牙的計謀,於是讓押運工人快馬加鞭趕去齊國,最後平安到了齊國。”
“經鮑叔牙的建議,齊桓公同意選擇吉祥日子,以非常隆重的禮節,親自去迎接管仲。”
“以此來表示對管仲的重視和信任,同時也讓天下人都知道齊桓公的賢達大度。”
“齊桓公迎接管仲後,一連聊了三天三夜,句句投機。”
“齋戒三日之後,齊桓公拜了管仲為相,並稱管仲為仲父。”
嬴政:管鮑之交,令朕羨慕。
可以說管仲能成為齊桓公的座上之賓,多虧了鮑叔牙這個生死之交。
管仲和鮑叔牙好朋友,兩人友情很深。
他們倆一起經商賺了錢,管仲總是多分給自己,少分給鮑叔牙,而鮑叔牙對此從不和管仲計較。
對此人們背地議論說,管仲貪財,不講友誼。
鮑叔牙知道後就替管仲解釋,說管仲不是不講友誼,只貪圖金錢。
管仲這樣做,是由於他家貧困,多分給他錢,是我情願的。
管仲三次參加戰鬥,但三次都從陣上逃跑回來。
因此人們譏笑他,說管仲貪生怕死,沒有勇敢犧牲的精神。
鮑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