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第1/2 頁)
幷州常山人趙雲也率同郡縣人馬,前來投奔公孫瓚。
公孫瓚深感奇怪,便問趙雲:&ldo;貴州人士幾乎全部投靠袁紹軍團,為什麼只有將軍深知大義投靠我呢?&rdo;
想不到趙雲的回答非常坦白,他表示:&ldo;天下事眾說紛紜,到底誰是誰非,其實很難判定,但最為受苦的卻是百姓。因此,我希望的是能夠很快安定時局,為解決民困多盡點力而已,倒不是個人感情上較偏向將軍而不喜歡袁公。&rdo;
公孫瓚對趙雲的答覆深為不滿,自然不予重用。但趙雲說那番話時,劉備卻聽見了,頓覺趙雲非同一般,因此主動要求公孫瓚將趙雲的部隊併入其屬下,公孫瓚便同意了。趙雲遂同劉備回平原縣,並替劉備主持騎兵部隊的訓練。
由於天氣寒冷起來了,袁紹與公孫瓚部隊暫成對峙狀態,各自都準備度過嚴冬之後,再行較量。
北方的部隊雖然呈僵持狀態,但袁紹、袁術及公孫瓚間的明爭暗鬥,卻延伸到荊襄地區,並與荊州的劉表及揚州的孫堅,展開了空前的火拼,也形成吳荊數十年的恩怨對抗,一直到十四年後的&ldo;赤壁之戰&rdo;時,為了對抗空前強敵的曹操南征軍團,劉備所率領的荊州殘餘部隊和孫權的江東軍團,才化解恩怨,組成軍事聯盟。此是後話。
當初袁紹想擁立劉虞為帝,袁術堅決反對,主要的原因是他自己也想稱帝。因此擁有南陽後,便努力斂收財稅,以為打天下的資本。袁術刻意地發展自己的力量,卻使得坐鎮南方的荊州牧劉表備受威脅。
由於袁術和公孫瓚之間有軍事盟約,使袁紹有遭北南夾擊的威脅,所以他也就聯合劉表,以在西南方牽制袁術的發展。
為了應付這種局面,袁術便調動正和董卓纏鬥中的孫堅部隊攻擊劉表。劉表派老戰友黃祖,和孫堅會戰於樊城附近。黃祖軍團不敵,孫堅軍長驅直入荊州,包圍劉表鎮守的襄陽城。劉表乃和黃祖設計,在峴山竹村中,埋伏大量弓箭手。黃祖由樊城出擊,劉表也出城和孫堅對抗。
孫堅軍團面對劉、黃軍團夾擊,毫無懼色。他派遣部將程普、黃蓋、韓當率主力部隊,力抗劉表,把劉表逐回襄陽城,自己則率領輕騎兵突擊黃祖部隊。黃祖敗走,便往峴山流竄,孫堅乘勝追擊,夜間到達峴山間,埋伏部隊以箭雨及飛石夾擊,一代猛將孫堅死於敵箭中,年僅三十七歲。
由於孫堅子孫策、孫權等尚年幼,所屬軍團便由其兄孫賁暫代,並歸屬於袁術。
當袁氏兄弟嚴重內訌的時候,曹操正率領著他的部隊屯居河內依附袁紹。他雖努力避免捲入兩袁間的爭鬥,但也無力突破困境,掙脫寄人籬下的生活。
這時,鮑信由於對袁紹兼併冀州這件事很不滿,便對他十分看重的曹操說:&ldo;袁紹身為盟主,卻不思討伐之事,終日所為,只是如何自己抓權,搶奪別人地盤。如此下去,必興大亂。我看一個董卓沒有除掉,另一個董卓又來了。我為將軍打算,不如回到大河以南去,隨時觀察形勢,再作行動。&rdo;
鮑信這番真心話,正說在曹操心坎上。他表示,他早有離開河內之心,只是一時沒有機會。不過目前他下了這個決心,只是什麼時候走的問題了。
初平二年,即公元一九一年的七月間,曹操的機會終於來了。
第三部分第六章 風起雲湧 軍閥重開戰(5)
這時,同時屬於徵討義軍聯盟的東郡太守王肱,派人來向駐守河內的曹操求救。
原來,原屬冀州的黃巾黨人,在張角兄弟潰滅後,便以道教的黑色旗為記號,屯屬於河北的黑山,號稱&ldo;黑山黨&rdo;。
黑山黨人的首領有於毒、白繞、眭固等,共有黨人十餘萬,皆是反對腐敗的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