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5 頁)
朵繼續聽八卦……
“那對面梁家請的是‘德音班’的唱伎,雖說這‘德音班’的唱伎也有幾分本事、在泉州城裡也算是小有名氣,但卻還是比不得那從最有名的‘律華社’出來的唱伎,這‘律華社’的名頭果然不是吹出來的!”
禾花說到這兒咂了咂嘴,意猶未盡的補了句:“要說這‘律華社’的柳七娘和文三娘,可真不愧是‘律華社’的頭牌唱伎!聽說對面的梁家前前後後都換了不少唱伎了,但柳七娘和文三娘這對姐妹花,和不同的唱伎鬥了三日還依然不落下風!那分本事可真是不容人小瞧了去!”
那禾花一向是個大嘴巴,且喜歡賣弄自己打探來的一些八卦和新鮮事兒,因此妙兒很快就從禾花嘴裡得知,原來這些唱伎站街唱曲兒、相互為店鋪打擂臺,在北宋被稱作“走街秀”或“路演”。
這“路演”可以說是北宋的一種商業秀,同現代的推銷廣告等商業活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而這些“路演”在北宋各地十分盛行,甚至北宋還有專門的機構培養“路演”歌舞人員,時下最知名的培訓班就是柳七娘二人出身的“律華社”。而路演的舞蹈人員,最知名的培訓機構則是“小女童象生叫聲社”。
這些培訓機構培訓出來的人員名叫“唱伎”,她們那唱曲兒式的叫賣聲,一般被稱作“叫聲”、“吟叫”、“吟哦”或“叫果子”。這些唱伎打小就吊嗓子聯唱曲兒,能夠出師讓人僱請的一般都有幾分真本事。
禾花把她所知的、和唱伎有關的八卦都八了一遍後,尤氏也已挑了胭脂桃、凝霜柿子、粉紅石榴、蜜林擒、圓眼荔枝等新鮮誘人的果子。尤氏把那幾種果子各挑了幾個後,便讓劉嬸拿出自家帶出來的藍底碎花粗布展開兜了,再把銀錢把給掌櫃的,做完這些主僕幾人才出了那李家果子行,繼續往長街那最熱鬧的地方逛去。
妙兒拉著尤氏的手才走了沒幾步,就看到了一家眼藥鋪,那家眼藥局歡門裝飾的十分華麗、綴了不少綵緞,上面還掛著寫了對聯的長木牌。
妙兒好奇的抬頭打量了一眼,見那副對聯的題頭寫著“天下馳名黃龍洞*眼藥在此”,左右的聯語為“有緣早遇,錯過難逢”,“救人疾病,莫大陰功”。
另一塊木牌上則寫著介紹眼藥句的正文,內容大抵是———“祖傳秘授制煉龍砂虎液、八寶紫金錠能治雲翳攀睛、老眼昏花、迎風流淚,兼治七十二般眼疾……此藥大有功效,非與尋常售者可比,凡賜願者每瓶大錢十文或紋銀一分,不可短價!”
這些店鋪的招牌上寫的對聯、和店鋪裡賣的各種物事的介紹內容,讓妙兒見了覺得十分有趣,於是一路上妙兒也顧不上瞧別的熱鬧了,而是睜著一雙小眼睛一個勁的看各大店鋪外掛著的木牌。一些看著新鮮、從木牌上看不出究竟是賣什麼物事的店鋪,妙兒就會硬纏著、拉著尤氏進去逛一圈,好給自己開開眼界、長長見識。
而尤氏由著妙兒轉了一小圈後,很快就幹起了正事來———只見尤氏從袖口裡取出了出門前就擬好的採買單子,唸了幾種物事出來後便讓劉嬸和禾花一路上把眼睛放亮了、別漏看了賣這些物事的店鋪。
——————————————————————5。26第一更,晚上8點還有一更——————————————————————
小云今天起的真早啊,自我表揚下,嘻嘻!
第五十三章 繁華泉州府
被尤氏牽著的妙兒偷偷的掃了那張採買單子一眼,見上頭所列的物事,大多是鄉里以及草市不大買得到的物事,且看起來數目不少、得花上不少銀錢,於是妙兒心想若是尤氏想省點錢,待會兒少不得得和那些商販討價還價一番了。
妙兒的猜測很快就被證實了———尋到賣採買單上列的物事的鋪子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