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改造機床(第2/2 頁)
本需要按照每臺機床的情況出設計,不然很可能出現零件不匹配的情況,導致機器損壞。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齒輪,你設計的時候如果和原有的齒輪的齒,角度有點不匹配,那直接就可能將齒輪幹費,要知道這些裝置可是跨度超過四十年,數個國家,而每個國家還不是同一個廠家生產的,他們用的齒輪也許大小差不多,但齒不同的可能卻非常大,可想而知問題會有多少。
現在李昭就在著手改造一臺車床,這一臺是廠裡目前狀況最差的,估計也是領導怕李昭失手,先找這一臺不怕失敗的,大不了報廢了,對於這臺裝置,全廠沒有人心疼。這臺車床的問題可不少,圖紙李昭看過了,是大毛家四十多年前的裝置,採用的是約翰牛的標準,這一項需要改為國際標準。
第二項就是這臺車床的設計精度極低,只能用於粗車,而這臺車床的最小進給刻度是六十四分之一英寸,換算成國際標準的話,大概不到零點四毫米,也就是四十絲。這個精度在機械加工中,算是比較大的一個數值了,但卻是這臺裝置的最小操作刻度,除了粗車,基本一無是處。
零配件就更不用說了,配件的精度也是一塌糊塗,這也導致了裝配間隙都比較大,主軸最大轉速也比較慢,才一千來轉每分鐘,但就是在這樣的轉速下,他的噪音和震動都非常大。電機同樣如此,由於電機殼的加工也有點問題,電機的軸都有些偏心,這個也要改。主軸等的水平度倒是沒多大問題,估計也是調校過得,這個直接影響加工,估計已經改過了。
拿到改造這臺裝置的要求後,李昭也和安總工商量過,最後給出了改造後加工精度在十個絲的標準上,主軸最大轉速改為兩千轉每分鐘。這樣的話,改造還有點可能,如果達到幾個絲甚至更低,李昭就只能將這臺裝置掃進垃圾堆了,因為那不比造一臺新的來的簡單。
最後算下來,李昭需要換了三十多個零件,基本上齒輪全換、電機外殼重新鑄造、絲桿、凡是與進給有關的部分都重新做,這些的圖紙全部已經畫好,下發了,估計做的也差不多了,設計的精度都不不算太高,但李昭估計,最終全部改好,這臺裝置的效能,和廠裡現在大部分車床的效能會差不多,甚至還有可能會更好一些。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臺裝置夠重,由於這臺裝置無論是設計還是加工的精度都很差,導致這臺裝置的床身、床座用料都非常紮實,那是一臺更比兩臺重的那種。當然這也是大毛家裝置的一貫作風,噪音大,震動大,沒關係,直接加重裝置就沒問題了。
這樣只要李昭的改造將裝配精度搞起來,那麼很容易就能將震動降下來,而震動降下來後,這臺機床反而會因為用料紮實,執行會更加穩定,這估計算是意外之喜了吧。
想到這裡,李昭也不想在辦公室裡待著了,就起身先去了電器車間,電機外殼是在這裡鑄造的,李昭要去看看電機外殼搞好了沒有,然後再去鉗工車間,看看配件的生產情況,如果都好了就可以開始裝配了。
先來到電器這邊,詢問後得到了滿意的答覆。李昭也拿起測量工具對電機外殼進行測量,結果很滿意,電機主軸偏心的問題基本算是解決了。
接著去鉗工車間,剩下的零件都是在鉗工車間生產的,一問之下,才知道現在沒有完成的只有絲桿了,李昭瞭然,這絲桿現在加工還真的有點困難,由於李昭要求的精度相對較高,現在正在由兩位八級工在手工打磨。當然其中一位就是一大爺,李昭也就走過去看看實際情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