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第2/3 頁)
昌武這個年號延用完今年後,明年才會用新的年號。
新皇第一次主持的科舉,所錄用的進士們意義格外重大,現在朝中的大臣都是先皇時期的人馬, 只有新皇親自主持錄用的人才,才是真正屬於他的天子門生。
他們這批人就相當於是陪著皇帝展開政治生涯的元老,多年以後幾乎都會官居高位, 所以明年的春闈, 參加考試的考生們一定會比以往更多, 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但是隻要心中有所抱負的人,都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程逸當然也不例外。
衛修涯點點頭, 很贊同程逸的想法:&ldo;皇上此時正是需要人才之際, 程兄學識淵博, 定然會高中的。&rdo;
程逸拱手笑道:&ldo;承侯爺吉言, 還未恭喜侯爺, 如今該改口稱您一聲國舅了。&rdo;
&ldo;都是虛名,&rdo;衛修涯也笑了起來,&ldo;程兄這樣未免也太見外了。&rdo;
&ldo;開個玩笑而已,&rdo;程逸輕咳一聲,&ldo;我就不信衛兄聽出出來。&rdo;
靈疏在一旁插嘴道:&ldo;程大哥走了,那村裡的村塾怎麼辦?&rdo;
程逸正色道:&ldo;我今天來就是要跟你們說這事兒,之前我已經向村長請辭,往後不能再教了,想請他再請一位先生來,如果不請的話,那村塾也只能散了。&rdo;
&ldo;要請!&rdo;靈疏立刻就說,&ldo;當然要請!有財大伯不願意出這個錢就我來出,我去跟他說去!&rdo;
以前是沒有條件也就算了,現在手裡有銀子,村塾必須得辦起來,村裡的適齡孩子全部都要去上學!沒有錢付學費的,靈疏願意先替他們出,以後再還也不遲。
他也不是想要孩子們學出什麼成績來,但是至少每個人都應該要認識字!
&ldo;我也是這樣想,&rdo;程逸點頭說,&ldo;散了村塾太可惜了。另外還有一件事,是關於陳嘉榮的,這孩子天資聰穎,若有好的先生教導,將來必定會是一代名臣,在這小山村裡,實在有些埋沒他的才氣,若你們願意培養他,當請大儒教他,只不過要遠行求學,他還這麼小,就怕他的家人不同意。&rdo;
靈疏看了衛修涯一眼。
自從陳嘉榮到村裡的村塾來上學,這幾個月以來,程逸已經不是第一次跟他們說嘉榮這孩子優秀了。
身為教過陳嘉榮的先生,程逸現在要離開了,自然是放心不下這麼優秀的學生的。
衛修涯之前本來就承諾過會帶陳嘉榮去京城求學,自然沒什麼不願意的,至於他的家人,就更沒有問題了,陳嘉榮的大爺爺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看著自己的孫子考中舉人,陳家因此能出個大官,光耀門楣。
&ldo;這次我們回京城,確實是帶他去求學的好時機。&rdo;衛修涯沉吟道,&ldo;既然帶他去,也不能厚此薄彼,把亮亮一同帶去才好。&rdo;
靈疏起身說:&ldo;我去叫嘉榮和亮亮過來,還有爹孃大哥大嫂他們來商量商量吧。&rdo;
家裡人都齊全,靈疏沒花費多少功夫就把全家人都叫來了,他把這事兒朝大家說了,讓他們拿主意。
陳嘉榮第一個出來表態:&ldo;小疏哥,我願意去京城!我爹孃一定也都希望我去,不過在出發前可不可以耽擱一點時間,讓我回家去跟他們辭行?&rdo;
從嚴家村到水臺村,乘坐馬車半天就能到了,如果是騎馬的話,那一來一回也只需要半天,這點兒時間還是能耽誤得起的。
靈疏便點點頭說:&ldo;行,讓衛九大哥騎馬帶你回去,這樣快一些。&rdo;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