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關於小日子的股災(第1/1 頁)
“如果沒有學校的支援和老師您的培養,哪能有我們的今天,公司也不是我一個人創造出來的,但是咱們學校的同學功勞是第一的。”
“來來,快坐下,我聽嬌嬌說你們在西湖那兒又買了一個院子?”
“買了幾個,但是西湖邊上的有一個是現成的,剛剛修繕完成,過完春節,就可以去住了,到時您和楊奶奶還有我爺爺奶奶們去住,我過幾天先過去,找找那邊有沒有什麼好的廚師,先把這些給你們準備好。”
“好,我就等著過去,也在西湖邊上住幾天。”呂一棟說道。
“劉副校長,如果您不嫌棄的話到時也去住幾天休息一下。”王宇對劉副校長說。
沒等劉副校長說話,王宇說:“我邀請了查先生,沒準能碰見呢。”
“是嗎?我等你的訊息,一定要去小住幾天。”劉副校長激動的說,他是武俠迷,更知道查先生。
十五分鐘很快就到了,王宇準備上課,起身時又衝著陶盈盈她們幾個點了點頭。
“我們接著講,剛才說到小日子很狂,認為股市會一直上行,但是股市有漲必有跌,泡沫吹得越大,破滅的時候就越慘。1990年,日本股市開始崩盤,日經指數一路下跌,到今年8月,跌到了多點。為什麼跌得這麼慘?咱們來分析幾個主要原因。
1989年,日本央行意識到經濟過熱,開始收緊貨幣政策,提高利率。這一下子,市場上的錢變少了,股市和樓市的資金鍊斷了,泡沫就開始破裂。
股市一跌,投資者就開始恐慌,紛紛拋售股票。結果呢?越拋越跌,越跌越拋,形成了惡性迴圈。那時候的日本股民,心態大概是這樣的:“昨天我還覺得自己是股神,今天才發現自己是個韭菜。”
臺下一陣笑聲。
“我們的股市也是一樣,今年的8月份我們滬市和深市也經歷了大跌,這其中原因我不展開講,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查一下,是什麼原因。”
“有點跑了,咱們繼續說小日子,小日子的股市崩盤後,企業的投資收益大幅縮水,利潤也跟著下滑。很多企業甚至陷入了虧損,不得不裁員、縮減開支。經濟陷入了惡性迴圈。
股市和樓市崩盤後,很多貸款變成了壞賬,銀行也跟著倒黴。有的銀行甚至因為壞賬太多,直接破產了。現在許多小日子銀行,大概是這樣想的:“昨天我還覺得自己是財神,今天才發現自己是個窮鬼。”
接下來,咱們聊聊幾個有意思的收購案例。這些案例不僅有趣,還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日本股市的瘋狂和泡沫的破滅。
再來說個技術圈的事兒。1990年,富士通花了12億美元,收購了英國計算機公司icl。富士通是日本的科技巨頭,icl是英國的老牌計算機公司,聽起來是不是很般配?結果呢,這場“跨國聯姻”並不幸福。
富士通原本想透過收購icl,進軍歐洲市場。結果發現,icl的技術早就落後了,市場份額也在萎縮。更糟糕的是,兩家公司的文化差異太大,日本人講究效率、紀律,英國人則:()重回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