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3/4 頁)
管齊下,進而佔領整個中國。並切實部署戰爭發動的時間、地點、步驟。既然是發動第十次侵華戰爭的決心已下,日本政府便在全國開始了戰爭動員先是在東京的歌舞劇院,接著是在全國各地影劇院上演《炸彈三勇士》以及鼓吹侵華的影片。為三勇士樹碑立傳,鼓吹戰爭狂熱,煽動民眾反華仇華。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以及極力宣揚:“從準備對蘇作戰的觀點來觀察中國目前的形勢,如為我武力所許可,首先對南京政權給予致命地一擊,消除我背後的威脅,此最為上策。”又道:“對中國大舉進攻不是偶然的,而是日本的國內外政策和當時的國際形勢分不開的。”就這樣從日本國的本土到在中國的佔領地域內,到處都呈現出山雨欲來風滿樓,黑雲壓城城欲摧,極其緊張的形勢。不過要說日本國的軍國主義者們,確實是有本領,這個本領就是又會做婊子,又能立牌坊。明明是要發動戰爭,向中國擴張,直至全部佔領中國。但是總要製造出一個藉口,將引發戰爭的責任推給中國,然後把他們的大舉出兵,大打出手說成是對中國的懲戒。列位看官請回顧一下歷史,日本國第一次侵略中國的藉口是:‘臺灣民眾打死打傷了日本的漁民’。第二次是向中國發出國書,勸請中國‘向中國的藩屬朝鮮出兵戡亂’,並宣告‘日本國決不介入。’待中國發兵後,又以‘保護日本僑民’為藉口派遣軍隊在仁川登陸。第三次和列國一樣以‘中國團民猖獗,增兵保護使館及外交人員的安全’。此次的藉口不算,但是從日本國,國度雖然不大,但是出兵數額最多,也可看出日本政府的狼子野心了。第四次的藉口更為可笑,竟然是‘幫助中國從德國手中奪回中國在山東的主權。’第五次是‘中國的北伐部隊經過山東境內日本僑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日本國必須派兵保護。’第六次是說中國北伐軍佔領濟南時‘打死了日本僑民,日本國出兵對中國施以嚴懲’。第七次明明是在半月前就以將炮口對準了中國軍隊的營房………北大營,其他各參戰部隊均已部署好後,令守備部隊導演了在柳條湖炸燬一段鐵軌,卻將此事件轉嫁在中國身上。第八次只是為了順利地炮製滿洲國,分裂中國的國土,轉移中國政府軍民的視線,派遣特務鬧亂上海,以引發事端,硬說是中國民眾打死了日本的蓮宗和尚,而出動陸海空軍,在上海大打出手。,第九次明明是要攻佔熱河,使偽滿洲國成為一個整體的戰略單位,卻要炮製一個手榴彈事件,將引發戰爭得罪責推到中國軍人的身上。以上九次是這樣,發動第十次侵華戰爭,明明市在國內國外,都已經在做動員。煽動士兵及國民反華仇華的心理,向中國軍民挑釁,藉以引發戰火,然後再將責任推到中國軍民身上。
(二百一十九)
日本政府在全國的戰爭動員,日軍高階將領的叫囂以及日軍的尋釁行為,駐紮在平津地區的中國守軍,二十九軍將士已經覺察出日軍可能對中國有新的企圖。戰爭的危險正在日益加大,因此抓緊演習,準備對敵還擊以保家衛國。一日,二十九軍一支演習部隊在回營途中,正好與一支日軍狹路相逢,誰都不願意避道相讓,日軍首先挑釁高叫道“皇軍大大地,*軍小小的”。二十軍士兵,也是熱血男兒,豈能受人侮辱,也高叫道“中國兵大大的,東洋兵小小的。”中國兵人多聲音洪亮,蓋過了日軍的叫喊聲,日軍遂放出戰馬衝入中國軍隊的佇列。二十九軍士兵遂以槍托向馬擊打。軍官為避免事態擴大,遂主動出面與日軍交涉。日軍蠻橫毫不講理,將出面交涉的中國軍官扣留。雙方軍隊遂子彈上膛,刺刀出殼,雙方後援部隊復陸續增援,包圍與反包圍,圍了三四層。不過這次衝突,也許是日軍,尚未準備就緒,這次劍拔弩張的衝突經雙方軍事當局協商得以平息。就這樣今天一個小衝突,明天又來一個大沖突,不知不覺間到了一九三七年的七月七日這一天,在北平的西南,宛平城的西城門前之盧溝橋又發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