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部分(第3/5 頁)
來困難重重,大秦軍海已經一戰威震歐洲,已經不需要再用勝利來加分了。
如果做了這個聯合艦隊總司令,打贏了還好,萬一打輸了,豈不是反而讓大秦軍海的威信掃地?
華南英立即推辭,這個聯合艦隊總司令我不幹。
各國的海軍指揮官一看,這哪行啊,你不幹,這事沒法捋順啊!大家豈不得就此散夥?大夥乘興而來,等著大吃一頓呢。
眾人再三請求,並答應一旦獲得了勝利,大秦獨拿兩成的戰利品。
有了這個條件,加上考慮到李定的大軍需要這邊的進攻,以減輕壓力,華南英才勉為其難當了這個聯合艦隊總司令。
華南英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聯合艦隊近600艘大小戰艦,殺向愛琴海,威脅奧斯曼帝國都城伊斯坦布林,逼迫奧斯曼帝國海軍儘快決戰。
咱們且不說這支聯合了幾乎所有歐洲沿海國家的龐大艦隊,給奧斯曼帝國造成了何等的震撼。
且說在伏爾加河與察裡津河交匯處的察裡津要塞裡,司令官伊萬諾夫果然中李定引蛇出洞之計。
此刻李定的大軍被擋在高加索的科塔城下,糧草不繼,裡海邊的阿特勞城組織了大批的糧草,要經過伏爾加河下游運到科塔城下去。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
李定雖然在伏爾加河下游留下了一萬大軍構築防禦工事,但這一萬人都是剛剛俘虜的哈薩克人,一旦遇到進攻,這些哈薩克戰俘怎麼可能為了李定的大軍和俄國大軍血戰呢?
人是鐵,飯是鋼。只要拿下這批救急的糧草,李定幾萬大軍必定會因為飢餓而崩潰。
到時候高加索、裡海北岸,甚至欽察大草原以及西伯利亞,可都是俄國的了。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伊萬諾夫當即親自率領六千騎兵連夜出發,朝伏爾加河下游飛馳而去
************************
PS:各位兄弟姐妹,這個月沒幾天了,月票競爭好激烈,分類榜上的票數幾乎攪在了一起,昊遠只能團團作揖,再求月票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援,昊遠再拜!。
(未完待續……)
第1155章 逐鹿者不見山
***
14世紀中期,從蒙古帝國之金帳汗國獨立出來的莫斯科公國日漸強大,兼併周圍小國。1546年,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俄羅斯帝國誕生。
從伊凡四世算起,到現在已經是第7位沙皇,現任的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17歲登基,現年只有21歲,非常年輕。
在上一代沙皇的治理下,雖然沙俄擺脫‘混亂時代‘已三十年,但是在總體上仍是隱患四伏。
在北方有強敵瑞典,佔領著從普斯科夫至諾夫哥羅德一線以北、波羅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牢牢地控制著通往歐洲的商道;
向西就是世仇波蘭帝國和立陶宛王國,佔領著斯摩稜斯克為首的一系列重鎮,時刻威脅莫斯科;
西南是藩屬於波蘭的烏克蘭,來烏克蘭大草原上的哥薩克騎兵對莫斯科也是一個嚴重威脅,讓沙俄寢食難安。
南面的高加索方向,是來自奧斯曼帝國的龐大壓力。
只有南方草原上的頓河哥薩克人,雖然仍獨立於沙皇俄國之外,但已聽命於莫斯科。
而現在,強大的秦軍橫掃東、西伯利亞,正步步逼來,對於沙皇俄國來說,這已經成了最大的威脅。
帶著九千騎兵順著伏爾加河狂奔而下的伊萬諾夫,將這次軍事行動視作改變俄羅斯國運的一戰。所以他一舉出動了九千大軍,只剩下一千人留守察裡津要塞,可謂是志在必得。
哈薩克人已經被打殘了,這一戰若是成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