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第2/2 頁)
忙著為他成立出版基金。九年後,空候一生的韋蓮司在一個小島上孤獨地死去,遺物裡竟然完好無缺地儲存了胡適的書信和稿件。
陳衡哲:半年內通了四十幾封信
在胡適的感情世界裡,又闖進了另一位去美國留學的中國才女陳衡哲。
胡適當時正在辦一個留學生的雜誌,陳衡哲就給他投稿,從實踐上支援胡適的新文化運動。陳衡哲當時也寫了很多白話詩和白話小說,這些白話作品使得胡適感到找到了知己。胡適跟陳衡哲之間在短短半年的時間裡面,通了四十幾封信。就在陳衡哲滿以為好夢成真的時候,胡適不得不回老家與江冬秀辦婚事,陳衡哲萬般無奈,只能退而與別人結婚。
後來胡適為他自己的第三個女兒取名叫素斐,與陳衡哲在美國的英文名字同音。1921年7月31日,胡適在日記中記有這樣的話:&ldo;得冬秀一信,知叔永、莎菲新得一女。因重到雞鳴寺,作一詩賀他們。&rdo;詩曰:
重上湖樓看晚霞,湖山依舊正繁華。
去年湖上人都健,添得新枝姊妹花。
胡適在詩尾加註道:&ldo;三個朋友(胡適、陳衡哲、任鴻雋)一年之中添兩女,吾女名素斐,即用莎菲之名。&rdo;
紐約市立大學東亞語文系主任唐德剛,曾將他在20世紀50年代就讀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時與胡適的交往和對話寫成《胡適雜憶》。他認為胡適與陳衡哲的關係,當與曹誠英、韋蓮司無異。
唐德剛還認為陳衡哲是胡適提倡&ldo;詩國革命&rdo;、&ldo;文學改良&rdo;的煙士披裡純(spiration,靈感),&ldo;所以新文學、新詩、新文字,尋根究底,功在莎菲(陳衡哲的英文名字)&rdo;。
陳衡哲是湖南衡東石灣人,出生於武進。其祖父陳梅村是清朝進士,父親擔任過清朝的官吏。她1914年考入清華學堂留學生班,成為清華選送公費留美的女大學生之一,她是中國第一位以西洋史為專業的留學生,中國第一個白話文小說家,中國第一位新文學女作家,中國第一位女教授。丈夫任鴻雋,化學家和教育家,辛亥革命元老,我國近代科學的奠基人之一,四川大學第一任校長。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