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青回國(第3/4 頁)
,就是想不通自己到底哪裡好,讓他念念不忘的,四年來孜孜不倦地騷擾自己。
在里奧的期盼中,終於開始上菜了,菜品算不上不新奇,也就是水煮魚,青椒炒肉之類的,可是在異國他鄉,能吃上這麼一頓家鄉菜,也很難得了。
“嗯!就是這個味道!”里奧嚐了一口,讚歎道。
強森和凱特琳早就想吃了,不過他們不像里奧那樣,還遵循著最基本的禮儀。
“快嚐嚐吧,看看是不是真像里奧說的那樣。”王小青對二人說道。
二人忙不迭地拿起筷子,看得出來,這三個人都是練過的,筷子用得很熟練。
嘗過之後,強森點頭說道:“和丹給我們做的一樣,可是為什麼之前我們來的時候,吃到的不是這樣的?”
王小青搖搖頭,指了指旁邊的英子說道:“別看我,問她,這家飯店就是她家的。”
三個外國友人齊刷刷看向英子,英子有些害羞,怯生生地說道:“害怕你們吃不慣地道的中餐,我爸爸就改良了一下。”
“吃不慣中餐,我們為什麼要來中餐館吃飯?”里奧搞不懂英子爸爸的思維,問道。
“我不知道,你得去問我爸爸,不過我爸爸很兇的。”英子很靦腆,說完這句話好像用完了她全部的勇氣,低下頭吃起飯來。
“哦,那以後我們來這裡吃飯,就給我們做這樣的中餐,不要以前那種的。”
“嗯。”英子點了點頭。
之後,三個外國友人就不說話了,把全部精力放到了吃飯上。
倒是劉強不死心,又問了王小青好幾遍,確定她是不是真地想回國。
回國,對於這個時代的留學生來說,確實不是他們理想的選擇,留下來,是他們絕大部分出國時就給自己定好的目標。
以fd大學為例,從1978年,到1996年,總計1422位公派留學生,回國的僅有902位,回國率堪堪達到百分之63。
不要說九十年代,即使在2018年,赴美留學的qh大學畢業生中,選擇回國就業的僅僅有百分之19。
曾有一位主持人評價高考時,這樣說過,qhbd是京城人的qhbd,fd是魔都人的fd。看來他說的也不準確,不管是qhbd還是fd,終究是美英等留學目的地的。
這個問題也曾困擾過王小青。
究竟是留在這裡,回到東南亞,還是跟著父親回華國,她在一段時間裡也拿不定主意。
嚴格地來說,她才成為一位華國人不久,爺爺年輕時下帶著父親南洋,她也就出生在東南亞。
不過小時候,爺爺總是告訴她,他們的根在華國。
父親帶著他和爺爺兩輩人積累的財富回國發展,她也成了一位華國人,好像,她第一次有了一種歸屬感。
這種歸屬感現在也許還不是來自對這個國家的熱愛,僅僅是因為她周圍的人都是和她一樣的人,有一樣的膚色,說一樣的話,有一樣的飲食習慣。
王小青把這些一樣的東西稱之為主流,而她需要主流社會的認同。
留在英國,她註定成不了主流的一部分。
而且,大部分在國外的人,都只能像英子爸爸一樣開一箇中餐館,她不想這樣生活,回國就成了她唯一的選擇。
擺脫了劉強的騷擾,王小青乘著凱特琳的車回到公寓,和她一道的除了三個外國友人,還有張華。
張華說他跟著他們是來當苦力的,但王小青看得出來是他不放心自己跟著三個外國人離開,這樣的關心遠比劉強飯桌上的那些話來得踏實得多。
看著幾個人搬到他公寓裡的箱子,王小青有些後悔答應幫忙了,東西實在太多了。
“這是我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