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和熹皇后(第1/2 頁)
第232章:和熹皇后
劉星想要進行選官用官的制度改革,此項工作,劉星交給了荀彧去辦,而且提出以下的具體工作內容:
首先就是提出改革理念,強調透過公開、公平的考試選拔人才的重要性。
之後,還要獲得有影響力的官員和士族的支援,尤其是那些認同改革理念的開明官員。
這一點,因為所在雒陽和豫州地界,這裡的文風鼎盛,世家大族眾多,實行科舉制,要有超過一半的人同意,這就夠了。
而接下來,考試要考什麼?
荀彧提出來,要循序漸進,一些傳統的經史子集這些東西是要有的,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劉星要加上工科。
對,工科,劉星深知如果全都是文科,那可就都是文人的天下了,太不務實了。
荀彧反問:“主公可是要加上天文、歷數、醫方等方技數術。”
“對對對,就是這些,文章寫得再好,不如這些東西,這些可是實用性的,而且還要加上農學、種植、養殖、織造、冶金、建築等方面的。”
荀彧能夠理解農學,但冶金、建築,這些可都是匠人們做的事情,劉星顯然他的意思是要將精通這些技藝的人也要讓他們當官?!
這就有點步子太大了吧?!
劉星不無驕傲的說道:
“文若,你是不是覺得我是開天闢地第一人?!”
誰料荀彧呵呵一笑道:
“主公,可知道和熹皇后?”
“不知道!”
荀彧開始介紹:
和熹皇后,乃是和帝的皇后,叫鄧綏,她兼通天文、算數, 曾引導蔡倫改進造紙術,任用張衡研製渾天儀、地動儀等儀器,鍛造中尚方弩機 ,創辦史上最早的男女同校學堂,為女子提供學堂教育;又命許慎等人到東觀矯正文字,推動世界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問世。
“啥?”
劉星萬萬沒有想到在自己之前就已經有人這麼做了,而且好像創造了很多,堂堂的蔡倫和張衡,竟然都是她提拔的?
“嗯,這個,我有時間可得去研究一下!”
果然,劉星命人找來了相關資料,這一看不要緊,劉星對這位和熹皇后是大為佩服。
和熹皇后鄧綏,是東漢開國元勳鄧禹的孫女、護羌校尉鄧訓的女兒。永元七年入宮,次年封為貴人。永元十四年漢和帝廢黜陰皇后,改立鄧綏為皇后。漢和帝駕崩後,鄧綏先後擁立漢殤帝和漢安帝,以“女君”之名親政長達十六年。
這種情況在漢朝的歷史上太過於正常了,皇后變太后,太后臨朝稱制,導致外戚勢力龐大。
但這位和熹皇后卻有些異類。
在她臨朝期間,因隕石撞擊導致災難空前,四夷各族趁機入侵,東漢岌岌可危。
鄧綏夙夜勤勞,推行一系列改革,選賢任能,躬行節儉,救災安民,復甦經濟,興辦科技教育,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移民開發江南,帶領東漢克服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十年天災;
同時她派兵征服南匈奴、鮮卑、烏桓等外患,剿滅海盜,平定西羌,使危機四伏的東漢王朝轉危為安;
又設立西域副校尉,恢復東漢對西域的羈縻; 又收服嶺南三十六個民族 ,將九真郡外的夜郎蠻夷納入版圖,擴張領土1840裡,時人頌曰“興滅國,繼絕世”。
我靠,這不就是妥妥的女帝嘛!
劉星對這位和熹皇后肅然起敬,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如果他是皇帝,一定是歷史上有名的君主,這也怪不得她推行女子也要上學啊。
兼聽則明,劉星對自己所要主導的科舉制,有進行了細緻的思考。
設計考試科目和內容,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