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5 頁)
五年(1730年),北京破獲一宗騙財、**案,案犯就是用蒙汗藥混在菸草內麻倒對方洗劫錢財'來源請求'。清未有首題作《拍花》的詩寫道:“拍花擾害遍京城,藥末迷人在意行。多少兒童藏戶內,可憐散館眾先生。”《清稗類鈔》解釋:“即以迷藥絕於行道之人,使其昏迷不醒,攘奪財物也。”蒙汗藥在中國的武俠小說裡也有大量出現,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中晁蓋、吳用、劉唐等人就是用蒙汗藥迷倒楊志等人劫得生辰綱。當今也存在蒙汗藥,只是製作的成份可能有所改變。
蒙汗藥-現代蒙汗藥
白色粉末,極易溶於水,用量極少,沒有任何顏色和味道,粉末裝在膠囊中,需要使用的時候開啟膠囊,把粉末倒在酒水飲料裡,10分鐘內見效,起效後服用者處於昏睡狀態,藥效時間內沒有任何記憶,蒙汗藥可以加在任何飲料中,茶水(茶葉開水除外)。
蒙汗藥-主要成分
曼陀羅
關於蒙汗藥的主要成分大概有三種說法。
一是草烏。草烏中含有烏頭鹼,對人的神經末梢有先興奮後麻醉的作用。但烏頭鹼有大毒,三四毫克就可致人死命,似乎與書中所載蒙汗藥對人無害的藥效不符。
流傳最廣的說法是曼陀羅。包括《本草綱目》在內的許多醫書都載有以曼陀羅為主藥的麻醉劑。現代醫學臨床證明,曼陀羅確實是優良的麻醉藥,而且它能抑制汗腺分泌,使肌肉鬆弛無力,這也與古書中的描寫相符。另據沈括記載,有一種名叫“坐拿草”的植物葉子能使昏迷的人甦醒,這可能就是所謂的解藥了。但用過上述麻醉劑後用涼水灑在臉上並不能解除麻醉。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押不盧。在南宋周密的記載中提到押不盧產於回回國西邊數千裡。用一點點粉就能使人昏睡不醒,三天之後再用另外一種藥即可醒來。
經過現代化學分析,人們瞭解到,洋金花的主要成分有東莨菪鹼、莨菪鹼、阿托品等。此三種成分在臨床上都有麻醉致幻的作用。其中洋金花裡含量最高的是東莨菪鹼,這是一種莨菪烷型生物鹼,分子式是c17h21no4。東莨菪鹼存在於茄科植物中,是一種粘稠糖漿狀的液體,味苦而辛辣。東莨菪鹼可從洋金花提取出來,可以算是中藥中麻醉效果最強的一種,它可用於阻斷人的副交感神經,也可用作人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劑。
蒙汗藥-特點
曼陀羅
首先,該藥藥性極強,人服用後可迅速導致昏睡,經過一段時間後方有甦醒的可能。這中間有何事發生,則渾然不覺。
其次,該藥能夠溶於酒水之中,除了酒是古代的大眾飲品,容易得手之外,想必是需用酒色和酒味來掩蓋蒙汗藥自身的顏色與味道。但終有馬腳露出,下了藥的酒往往顏色發渾,味道也變苦,因此只要有經驗,警惕性高,人是可以發現的。現代蒙汗藥則無色無味,沒有任何味道。
最後,根據傳說和小說中記載,和很多著名毒藥一樣,蒙汗藥是有解藥的。用冷水噴面或強灌特製的藥湯,就能使人體內的藥性很快散去,甦醒過來。
蒙汗藥為粉末狀,不下在酒裡,故成懸浮液,酒色顯得渾黃。蒙汗藥與酒配伍,真可謂“珠聯璧合”,麻醉效果更佳,藥力見效快,真是出門便倒,倒頭便睡。
蒙汗藥-解藥之法
解藥之法,清人程衡在《水滸注略》中介紹“急以濃甘草汁灌下,解之。”這個說法,也是有根據的。孫思邈《千金方》中說:“甘草解百藥毒。”李時珍說得更清楚:“菓中有東茛菪,葉圓而光,有毒,誤食令人狂亂,狀若中風,或吐血,以甘草煮汁服之,即解。”《水滸》中孫二孃用的解藥即可能就是甘草汁。
蒙汗藥-相關記載
用曼陀羅製成蒙汗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