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李適要修書(第2/2 頁)
崇禎只好苦笑的說道,
“李卿,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目前國庫空虛,難以支撐如此大的修書行動。”
李適當即急眼了,修個書要花很多錢嗎?不就是找幾個人,隨便寫寫畫畫查點資料便是啦。
李適不知道古代修書的困難,就比如這個萬國志。你要想知道每個國家的文化飲食等等,不得派人到世界各地去記錄資訊吧。
不是像現代隨便在網上查一查就知道了。
李適也反應了過來,但是這個不能停。必須要找點事幹,不然不得被其他官員彈劾瀆職嘛。
要知道自己目前還掛著兵部侍郎的職位,要是不想去兵部履職,就要找一個其他的差事遮掩。
“陛下,臣也知道此事消費巨大。但是修得此書,不但可以讓我崇禎朝在歷史上留得偌大名聲,還可以趁機打探其他國家的虛實。”
“我們前期先小範圍開工,人數也就幾個人而已。等到我大明財政好轉,再大規模的開展。”
崇禎也思考了一番,李適的提議的確讓他很心動啊,特別是那句“讓崇禎朝在歷史上留得偌大名聲。”。
反正開始也就幾個人,用不到多少錢,等到財政好轉再大規模開展。要是最後成功,也是自己朝的功績。
想到這裡崇禎便說道,
“李卿言之有理,那就由你組織人手開工吧。但是切記千萬不要用了過多的銀兩。”
李適露出笑臉,搞定收工。
李適見目的達到了,就告辭而去。
一路上全是走路,再次回到了翰林院,李適感覺自己的雙腿好像灌鉛了一樣重,看來原主的身體不怎麼樣啊。
李適當即召集了高爾儼,馬鳴祿和董國祥三人。
三人喜不自勝,終於混到了一份差事啊。
當即幾人便開始商議如何開展,目前經費嚴重不足,就只有先修周邊的國家。
但是也沒有辦法到當地去考察,就算是有經費大家也不願意去,這一去就是數年,回來後早就滄海桑田了。
又不能去,就只有在京師找人問詢了。
正好京師的鴻臚寺的會同館,居住著大量的外國使節。當然也就是朝鮮安南這些國家,像西方那些國家沒有特定的旨意是不能上岸的。
於是李適在黃景昉那裡申請了一間大殿,大明崇禎朝的萬國志修書行動正式開始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