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一切都在本相的預料中(第2/2 頁)
方。
我們李大人的腦子轉得好快,很快就為戰敗找到了合適的理由,一切都在本相的預料中,給人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
我們李大人打仗一般都是沒有戰略的,《李適兵法》不是說了嗎,本官只管莽上去,其他的交給天意。
這次打建奴,就定了一個目標,打建奴的盛京。所有我們李大人就是直接先把軍隊開到盛京,再做打算。
反正都是優勢在我,根本不用提前把戰略給計劃好,這到了戰場再來臨機應變。《李適兵法》不是說了嗎,朝令夕改,反覆無常實屬正常。
其實此戰根本用不了五十大軍,有一個十萬精銳,十萬民兵基本就夠了,但是這麼搞肯定廢腦子。
此戰光是真正的精銳士卒就有三十萬,那為什麼李大人要拉這麼多軍隊來打建奴。
肯定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就算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出李大人的腦回路有多新奇。
李大人認為歷史上所有的大戰役,像這種拉著幾十萬大軍前去打仗的肯定就是反派,肯定是大敗,劉邦的彭城之戰,曹操的赤壁之戰,苻堅的淝水之戰等等。
今天我們李大人就是為了向天下人展示一下,咱就和他們不一樣。幾萬十幾萬的勝利不值一提,拉著幾十萬還能打勝仗才是真的考驗水平,才是真正能力的體現。
至於戰敗李大人表示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咱可是有《李適兵法》。
只見李適又說道,
“據悉建奴雖然擊敗了我們三路偏師,但是自身損失也很嚴重。建奴的主力是五萬滿洲人,其餘的都是烏合之眾,不足為慮。”
“而這段時間建奴四處出擊,主力部隊不僅疲憊不堪,而且傷亡接近兩萬餘人,也就是說還沒有開戰建奴就損失了快一半的戰力。”
“而我軍的主力現在絲毫未損,如此我大明豈有不勝,建奴豈有不敗的道理。”
一眾將領頓時都笑得很開心,真特麼有道理。
倒黴蛋已經出現了,現在出來說話建議危險度不高了,這時陳永福站出來說道,
“李相,看建奴的戰略應該是固守盛京,然後遊蕩在外兩萬騎兵以為犄角,尋找戰機。”
“卑職認為建奴應該是想在我們的糧道上打主意,然後在趁機和我軍決戰,所以卑職認為此戰糧道至關重要。”
李適淡淡一笑,
“此戰我軍基本全靠水師運糧,建奴可沒有任何水師,對我們的糧道可造不成大的傷害。”
“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建奴這遊蕩在外的兩萬騎兵是我們的心頭大患,估計也是建奴最後能拿得出手的精銳戰力。”
“我們得先想辦法把這兩萬騎兵給吃掉,如此建奴就徹底沒有翻盤的機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