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第2/2 頁)
沒想到這個十幾歲的少年竟然懂得有這麼多,不免開始對他刮目相看了。
胖子的傷一直養了一個多星期,期間一直住在苗老爹家,而我們在第二天就開始住到了屯上給我們準備的房子:一座舊倉庫。
知青需要下地去幹活,和村裡其它的勞力一起,在那個大集體的時代,生產隊的社員都需要參加勞動,也叫做「上工」。每天勞動結束後會有生產隊的會計來計算工分,基本上一個整勞力幹一天活兒就可以得十分,而我們這樣剛去的娃娃哪裡能和常年累月在地裡乾的大人比,也就拿個六七工分,像小白就更慘了,她是城裡人根本沒見過鋤頭,就別提幹活了,起初的時候,她只能喝那些老弱病殘一樣拿一兩個工分。
那會兒,在野人屯一個工分能價值四分錢,每天十個工分是四毛錢,生產隊裡還算照顧我們,見我們幹農活不行就給找點輕鬆的,袁小白就被安排去放牛和打豬草,這樣一天也能掙上五個工分。
那時候有句流行的話叫做:「工分、工分,社員的命根。」分配各種糧食、穿衣購物、油鹽醬醋都是從這工分裡算,像我們前期都是被分配在各家社員家裡搭夥吃飯的,還得掙工分還人家口糧錢。
十幾歲的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個頂個的能吃,就拿石胖子來說,一頓他能吃上十個白麵大饃饃,這樣的口糧需求他那點工分哪裡夠?沒辦法,我們儘可能的下了工之後去挖些野菜之類夾在粗糧裡頭做窩窩頭吃,好歹能勉強填飽了肚子。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