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第2/2 頁)
始皇陵,隋煬帝大修運河,把當時不能長時貯存的糧食,轉為不朽的長城和運河,化成持久的資源,留到後代慢慢使用,也是好事啊。所謂&ldo;楚人遺弓,楚人拾之&rdo;,對丟弓的楚人來講,是個大遺憾,對整體的楚國,並沒有什麼遺憾和損失。同樣,修長城和秦始皇陵,對於當時的人是個痛苦,對於後代的我們,則是得弓者。所謂害在一時,功在百世。就好比埃及的金字塔,在當時修時未嘗不是件痛苦的事情,現在卻細水長流地為埃及人掙著旅遊的外快。
至少比整個時代的人胡鬧,什麼正經事都沒幹出來強。
但後來的事實證明,秦王朝的這些澤被後世的專案,當時的代價也很大,甚至以亡國為代價。
在從前的商周時代,法律規定成年男子每三年去給國家幹一個月零三天義工,從二十三歲一直到五十五歲為止。而秦王朝加碼成每三年平均服役兩年零一個月,具體來講是這樣:第一年先在家生產,弄出些糧食(以供應這三年的需求),但必須出去服勞役一個月,接下來兩年則全是服勞役。如此不斷迴圈,三年一個週期。而且服役年限也拉長到十六歲到六十歲。也就是說,秦王朝的農民如果活到六十歲的話,要合計給國家服勞役及兵役一萬零二百五十天,即‐‐他有二十八年要在工地上度過!而商周時代則是二百九十七天(不到一年)。所以,董仲舒說,秦朝的力役是&ldo;三十倍於古&rdo;‐‐當然這不排除董仲舒危言聳聽、以古諷今的可能(編排秦王朝以勸喻漢武帝,漢武帝也是大興事作)。如果老董說的是真的,那麼人生一半時間都去外地篩沙子、砸石頭了,這種沉重的勞役只能搞得&ldo;海內愁怨&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