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第3/4 頁)
非笑地看他。
軒轅晦一咬牙,&ldo;不管未來如何,我為正,你為副!&rdo;
趙詡低頭笑笑,&ldo;還遠著呢,何必提這些有的沒的?實話實說,我一無所求,只求你平安康泰,我也就心滿意足了。&rdo;
你平安康泰,我自由自在。
人生如意事,莫過於此。
然而事態的進一步失控卻讓天下震動,就連心中早有準備的趙詡也為之驚詫。
皇帝竟得了風邪,已不能行走,目前由先帝&ldo;留下的&rdo;輔政大臣鄧演等人代為攝政。
先前被免去中書令之職的柳俜捲土重來,不僅復了中書令之位,還得了個郡公的爵位,這樣一來,河東柳氏就成了與潁川趙氏平起平坐計程車族之首。
這麼一來,鄧翔的用心便昭然若揭‐‐管你出身下品寒門還是世家華族,哪怕你是九五之尊,在如今的天啟朝,都是順鄧氏者昌,逆鄧氏者亡,擋鄧氏者死!
鄧氏圖窮匕見,勢不可擋,對肅王府而言,卻是個難得的好訊息,至少如今鄧演之心,天下皆知,可不就是個亂臣賊子麼?
得到訊息的趙詡立即給白日社所有統領傳話‐‐靜觀其變,不得妄動。
同時肅王命先前朝廷派下的錄事進京,獻上名貴藥材若干,更有肅王府窮盡人力找到的十顆珍貴無匹的天山雪蓮。
深宮之中的獨孤貴太妃也將珍藏多年的老參奉上,並親往報恩寺為皇帝祈福,這對養母子倒是有志一同的將天家的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表演了個十足十。
自從軒轅昕登基後,在鄧氏手中元氣大傷的獨孤氏雪上加霜,在朝中甚至已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先前祖上留下的兩個爵位‐‐隴國公被降為隴西侯,開國起便世襲得來的嘉武侯更是直接除爵,獨孤貴太妃唯一的弟弟病死在了流徙嶺南的路上。
任誰也想不到,三個國公中資歷最老、位次最尊,一代聖君世祖皇帝的母家竟會淪落到如斯田地。
丈夫先帝駕崩,獨子汾王英年早逝,獨獨留獨孤貴太妃一人在這世上,也不知她是如何與鄧太后斡旋的,竟依然安好無恙,甚至還能為自己的養子驅災避難,遮風避雨。
開春的時候,儘管軒轅昕已不能言語、無力行走,鄧太后竟還是指令皇后為他操持了一場採選,為了給皇帝沖喜,四個正值韶華的女子帶著家人的不捨與眼淚,將自己的終身埋葬在這暗無天日的深宮之中。鄧太后何等慈和,不僅為養在自己膝下的皇帝張羅,更沒忘了遠在肅州的軒轅晦,竟也想指一兩個好生養的給肅王開枝散葉。
誰料就在這個關節眼上,獨孤貴太妃竟病的昏昏沉沉,醒來後更一口咬定先帝託夢,說是肅王應繼續持齋守孝,萬不可近女色。
獨孤貴太妃是軒轅晦正兒八經的養母,鄧太后就是再恨也只好作罷。
聽聞此事的趙詡冷笑一聲,連夜寫了幾封密信。
當真以為他這肅王妃不管後宅之事,任她這個&ldo;婆婆&rdo;拿捏麼?
第57章
就在趙詡磨刀霍霍,準備反擊鄧太后之後,軒轅晦收到了來自回紇的密信,整個人興奮地難以自抑。
原因無他,之前在雅魯克見過的回紇國師竟然想微服前來肅州同王妃論道。
趙詡被搞得丈二摸不著頭腦,&ldo;我與他素無交情,更不是什麼得道禪師,就算他駕臨肅州,也該是來尋王爺才是,為何獨獨要與我問道?&rdo;
潁川趙氏是個再入世不過的世家,趙氏子弟別說論禪,就是士族最喜的清談玄學都嗤之以鼻,這國師要來找趙詡論道,無異於雞同鴨講、對牛彈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