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打賭(第2/2 頁)
業的市場份額。
至於郭氏集團,負責棕櫚油業務的是郭鶴年的侄子郭孔豐,因為新加坡地少,所以便選擇了在印度尼西亞收購油棕樹種植園,他們調查的結果和黃家一樣,也做出了不參與的決定。
這天,金光集團黃家的次子黃鴻年設宴招待謝立人,李耒陪同一起參加,黃鴻年如今三十來歲,在香江股市從事資本活動,因其眼光獨到、下手果斷、收穫頗豐,所以得了個金手指的外號。
聽聞李耒來自內地後,黃鴻年饒有興致的問道,“哥們兒,你是哪兒人?說不定我當年大串聯的時候還去過你家呢!”
這位在六十年代初就被送回大陸,就讀於bj某所著名高中,他的同學都是鍾躍民一般出身不凡的人,還曾經下鄉插隊過。
日後黃鴻年重返大陸,昔日的同學一個個都身居高位,只可惜黃鴻年不是做實業的料子,把一幅天牌打得稀爛。
和李耒聊了幾句當年去中原省的見聞,黃鴻年又說起了棕櫚油的情況,“能透過天氣異常變化就預測棕櫚油產量會下降,阿耒你膽子很大麼,不過根據我們的調查,今年印尼的棕櫚油肯定會大豐收!”
“這很正常,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地理情況不同,受厄爾尼諾的影響也不一樣,馬來西亞的影響要大一些,印尼的小一些;總得來看,今年的棕櫚油總供應量肯定會下降!”李耒絲毫不慌。
根據歷史資料顯示,本年度印尼棕櫚油產量每公頃提高了零點一八噸,而馬來西亞的棕櫚油產量每公頃則下降了零點三七噸,全球總產量下降了百分之一點七三,馬來西亞總產量更是下降了百分之五,價格上漲是一定的。
黃鴻年搖搖頭,顯然不怎麼相信,“既然阿耒你堅持,那我就不勸你了。”
說著黃鴻年取出名片遞給李耒,“將來要是有什麼困難,可以來找我,我給你安排一份工作!”他對內地市場也很有興趣,也想招攬李耒。
李耒接過名片,突然冒出個想法,“黃先生,有沒有興趣打個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