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第2/2 頁)
國的全部國土相比也只是沒有太大意義的一小部分。所以,俄國希望不僅獲得更多的、更開放的海岸,也希望透過直接佔領或間接控制以染指其他遠方的海濱地區,來自這些地區的好處將促進整個帝國的普遍繁榮。在此還需附帶言及俄國對內統治制度和一般政策的特點:在吞併了某一地區後,俄國通常要基本剝奪其他國家在俄國實行佔領之前就已享有的東西。
如果已經認識到了利益衝突的情形,但又只在其中看到敵對的根據,那就犯了個可悲的錯誤。一些國家在接觸海洋的程度以及自然條件方面更為幸運,這就大大便利了它們的貿易血液的迴圈。這些國家對於俄國即使沒有同情,也至少應多份坦誠,因為後者因其海岸的狹窄、內陸的廣闊與條件惡劣以及氣候的十分嚴酷承受著諸多的束縛與艱辛。
但是,儘管應該持有上述態度,俄國人民依舊有其自身的責任。不過,與此相同,在亞洲地區,任何可能發生的變革都最緊密地繫於大眾和政府的道義責任。解決我們面臨的問題不能僅僅根據現有的自然的、人為的或法律上的權利,或者是文明發達社會中業已確定的那些原則。我們面對的可能是一個許多機制瓦解,或者是對它們組成部分重新調整的局面。其中任何一種情況成為現實,其影響都會是穩定、持久的,自然因素的存在與作用已清楚地展示了這些。這兩種情況也可能會達成一種平衡,從而使每一方都能透過自然選擇找到自己的合適位置。其間的鬥爭如&ldo;自然選擇&rdo;這個詞所表示的包含著衝突與痛苦。如果能理性地評估發揮影響的力量,並透過在今天看來顯然更適當的協商和妥協這些人為方式來求得自然的協調,這些也許能被避免,至少是部分地被避免。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