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第3/4 頁)
還要依靠你了。&rdo;
張貴大喜,王鬥說出這樣的話,已經是將他視為心腹,他跪下叩頭:&ldo;願為大人效死,赴湯蹈火,在所不辭。&rdo;
王鬥扶起了他,在張貴歡喜地坐定後,王鬥沉吟半晌,說道:&ldo;州城敗壞如此,已是迴天乏術,只有推倒重建!不過首先的,我要全盤瞭解城內外的情況。老張,這些時日,你便帶我到城外走走,等詳細計議後,再作定奪。&rdo;
第147章 鬧餉
&ldo;這麼好的地方,軍民卻如此貧苦,真是讓人嘆息!&rdo;
此時王鬥是站在桑乾河岸邊發出這聲感嘆,這十天來,王斗的腳步踏遍了保安州各地,州城內外,境內各個軍堡,各地的屯田礦山,他都有去看過,城內外軍民的貧苦,深深震撼了他。
諷刺的是,當地的條件卻是如此優越,特別是州城附近,大片大片的都是良田土地。
只是為何這眾多的土地,軍民的生活卻是如此貧苦?
聽了王斗的感慨,身旁眾人一齊嘆氣。
在王鬥身旁,站著州城管屯官張貴,還有韓朝,謝一科等一干護衛。
離他們身前不遠,是一條叫河南惠民渠的水渠,蜿蜒從桑乾河內引出,灌溉了桑乾河南岸的大片土地。不過這條水渠的情況卻是不容樂觀,很多地方已經淤積廢棄,從水渠的情況看,河南惠民渠已經多年沒有疏浚修理,引水效果大大減弱。非但如此,桑乾河兩岸幾條大渠多是如此。
為了保證屯田,從宣德年開始,朝廷曾陸續在桑乾河兩岸開鑿修建了五大灌渠系統:北平坡渠、河南惠民渠、中惠民渠、南惠民渠、公務渠等。圍繞這五條河渠,周邊又密密修建了各樣小型的池渠,灌溉周邊高達幾萬畝的田地。只是多年沒有修治,這些水渠現在能發揮的效果不到三成,王鬥看到許多原本優良的田地都成為了荒野。
農曆的十月下,這天氣越冷,張貴揉了揉自己滿腮虯髯的臉面,他對王鬥稟報導:&ldo;大人,我保安州城的屯田精華,大半是位於這渾河與洋河之間的平川上,可嘆的是,這裡的大部土地,都是屬於收不上稅糧的免稅田。&rdo;
依張貴說的,這州城附近的屯田地,原本都是屬於普遍軍戶與民戶的田地,每年向朝廷交納大批的夏稅秋糧。
不過到了現在,這裡的大片良田土地,軍戶的屯田,一大半被州城,衛城各級軍官佔有。民戶中的田地,一大半被當地文人士紳,豪強地主所佔有,原本土地上的軍戶民戶,已經大部成為他們名下的佃戶。能擁有自己軍田民田的軍民百姓,在這州城附近已經很少。
從張貴口中,王鬥知道保安州軍戶屯田原本有三萬多畝,到了現在,幾乎有兩萬多畝,都被各級軍官所侵佔,州城治下民戶也好不到哪去,他們民戶田地原本有三萬多畝,同樣大部被侵佔。
這些豪強文人武將,他們侵佔大部良田,卻又千方百計地躲避稅糧的徵收,沉重的負擔,都轉嫁到最底層還擁有農田的軍戶或是民戶頭上,造成他們更加的貧苦與破產。
張貴道:&ldo;大人,下官與你說實情,我州城軍戶的屯糧徵收,每年定額稅糧是二千一百石。然下官上任後,每年徵糧不到一千兩百石,且一年比一年少,軍戶不堪盤剝,逃亡不斷。今年夏日韃子兵又入寇,到明年夏,州城的軍糧徵收恐不到一千石。&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