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第2/4 頁)
可以見官不拜。或是給於冠帶散官,或是充為吏員,獎勵算是豐厚。
每地預備倉的貯糧多少,向來算入地方官的考績標準,所以對於民間願意捐助者,地方官向來非常歡迎。
鍾正顯打聽過了,以往象他們這種吏員捐米,奈米五十石就可以提拔兩級,現在更是減少為奈米三十石,如果捐銀的話,所需的數目就更少了。
在鍾正顯的苦苦哀求下,鍾氏也是頗為頭疼,她便詢問王斗的意思。
王鬥搖了搖頭,自己這個舅舅……真是沒法說。
他問母親道:&ldo;我們家的稅銀算算應該交納了吧?&rdo;
鍾氏道:&ldo;為娘來堡時,莊內的裡長甲首是開始催促了。&rdo;
王家有二十畝的田地,都是需要交納稅銀的民田,大明的夏稅秋糧,夏稅徵收是在六月起,限在八月之內交齊。大明行&ldo;一條鞭法&rdo;後,夏稅秋糧都改徵稅銀,不再經過各地的糧長與裡長甲首,而由民眾自己到州城去交納,算算時間是差不多了。
王鬥道:&ldo;明日孩兒去州城一趟,將稅銀交了,順便也幫舅舅的事辦了吧。&rdo;
王鬥決定去保安州城一趟,除了交納稅銀外,年初堡內商議要請幾個軍中醫士,一直沒有下落,王鬥決定親自去醫學司內請幾個醫術高明的醫士回來。
鍾氏點了點頭,又嘆了口氣,道:&ldo;你這個舅舅……&rdo;
她說著搖了搖頭。
第049章 偶遇
第二天一大早,王鬥便帶著韓朝兄弟,高史銀,鐘調陽四人前往州城。
眼下農忙開荒,隊裡的軍士都是下去幹活,訓練不成,韓朝韓仲幾人閒著無事,便隨王鬥前往了。
王鬥、韓朝、韓仲、高史銀四人都有馬匹,鐘調陽也是借了齊天良的馬匹使用。
鐘調陽已是知道自己父親的事,他慚愧地對王鬥道:&ldo;大人,父親的事讓您操心了。&rdo;
王鬥說道:&ldo;都是一家人,就沒必要說這樣客氣的話了。&rdo;
那保安州城在靖邊堡的西北方向,離堡約有十幾裡,幾人策馬而去,一路經過幾個屯堡村莊,很快到了桑乾河,本地人稱為渾河的邊上。在這裡,有一條當地人稱傳濟橋的浮橋,為明正統三年興建,過了河,再往東邊行走五里,便到保安州城了。
王鬥幾人到了傳濟橋邊,眼下正是夏稅徵收的時節,雖是大早,但橋上已是擠滿了趕著牛車,騾車,人力車的民眾,上面滿載的都是糧食。
大明行&ldo;一條鞭法&rdo;後,雖然此後夏稅秋糧的徵收都是改為徵銀,不過普通民眾平時手上哪有銀子?只得將糧食運到州城或其它地方,然後在各米店出售,換來銀子,這裡便不得不接受商人們遠低於市場價的賤價盤剝,就算是豐年,也同樣是獲利不多。
等交完稅後,到了第二年民眾青黃不接的時候,又不得不高價從商人手上購買糧食充飢,每當這個時候,便是各地百姓窮迫逃徙,賣兒賣女的時候。
張居正當年推行一條鞭法,本意是緩解民眾徭差及千里運糧之苦,沒想到推行到現在,卻讓民眾忍受了更多的侵欺或剝削。
當然了,行&ldo;一條鞭法&rdo;後,各地的糧長及裡長甲首制名存實亡,不過以此時大明各地州縣那有限的差役,自然是難以做到賦稅徵收到戶,大明各地便出現了一種包頭或攬戶,通常由地方大戶、富戶或地方豪強人家充任。
這些人代交賦稅,雖然也方便了一些百姓,不過顯然的,他們不會白乾好事,其中的層層盤剝,也讓很多百姓願意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