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第1/4 頁)
&ldo;只是,&rdo;季臨川眉頭皺皺,&ldo;這敵將只會傳回他們國的訊息,另一國的訊息又將如何傳。&rdo;
&ldo;那便挑起他國與另一國的矛盾罷,&rdo;晏蒼陵繼續寫道,&ldo;我若是未估錯,被捕的敵將乃是善巢國人,那麼我們便可先在軍中散佈訊息,言道善巢國大亂,諸王混戰,善巢國定堅持不了多久,便得退兵,一來,可鼓舞我方士氣,二來,也可藉機傳入敵將耳中。接著,我們再安排兩人故意到關押敵將的帳外做戲,其中一人問這善巢雖退兵,但西城不退,我們該怎辦,另一人則回道,西城不退,豈非是要獨守一城,獨佔我桓朝土地……&rdo;
&ldo;總之,&rdo;季臨川見他寫得辛苦,替其總結道,&ldo;定要想方設法,挑唆起兩國的矛盾,稍後,我們便去尋兩個機靈的人,讓其去說,務必要讓這被押的敵將深感到危機,並將另一國牽扯下水,互相內鬥,不讓一方佔盡好處。&rdo;
晏蒼陵頷首:&ldo;這是當下最好的法子了,若是此計失敗,我……不敢想像。&rdo;
&ldo;希望一切順利,能迫使其退兵。&rdo;季臨川嘆息一聲,在心中保佑著。
當日,他們便令幾個機靈計程車兵,在營內散佈那些既能鼓舞士氣,又能影響到敵將的虛假訊息,訊息一經傳出,立時振奮了士兵的氣勢,多日來疲憊計程車兵在得知訊息的一刻振奮了精神。而相對而言,敵將那卻踟躕不定,一來他實是不敢相信這些謠言,二來他現今無法出去,證實這些訊息是否屬實。
趁著敵將遲疑時,晏蒼陵派去了兩人,故意在敵將的帳前小聲做戲,一人說善巢退兵,西城豈非一人獨占城池,另一人卻說聽聞西城領兵將軍功高震主,其國國君已有滅他之心,西城想必也堅持不了多久。諸如此類的話語,將敵將的心擾得紛紛亂亂,他想逃出此地,回到己方軍中探訊息的心更是迫切。
趁著這幾日的休戈止兵,晏蒼陵便不斷讓人給敵將傳著或真或假的訊息,弄得敵將心情煩躁。
眼看時機成熟,晏蒼陵便故意讓守著敵將計程車兵放鬆了警惕,讓敵將得以逃出了軍營,回到敵軍之中。
敵將歸去後,立時在敵軍中掀起軒然大波。善巢國的二皇子聽之,震驚不已,立時派人回國求證,在等待訊息之時,坐立不安,一面擔心自己即將到手的桓朝,落到西城手中,一面又擔心晚回國後,皇位落到他人手裡。舉棋不定,他遂決定去探探西城的口風。
西城卻認為,如今正是即將勝利之際,若是半途而廢,將功虧一簣,他們主張,利用城中百姓,逼迫桓朝軍退軍割地。善巢國卻認為,利用百姓雖可迫其退兵,但畢竟並非長久之策,如今迎戰的,僅是桓朝一軍,其軍退兵,尚有許多軍頂上,天子不會因為區區一個城池百姓,便放棄自己的領地,不然那是對丟了面子與尊嚴。
雙方就此問題爭執不下,在爭執之中,二皇子對西城國的意見愈來愈大,後又聯絡到傳來的訊息,二皇子更是焦躁不安。
沒過幾日,善巢國二皇子派去打探訊息的斥候趕了回來,但在半路便被晏蒼陵的人手劫持,密封的信函也落到了他們手中,季臨川當即模仿字跡,仿照了一份不同內容的信函放回了斥候身上,再讓晏蒼陵以繳獲來的西城武器將其殺死,丟回到荒郊野外。並將當時敵軍佔領的城池中,為了小解而離開城門的西城城門守衛迷暈,將其一併丟到了死去斥候之處。
翌日,死去斥候的屍首以及被迷暈的西城守衛便被發現,看到斥候死於西城兵器之下,在場還有西城守衛,善巢國二皇子勃然大怒,不管這在場的西城守衛如何狡辯,愣是聽不入耳,當場同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