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第1/2 頁)
穿過一條長長的走廊,眾人來到神廟的後半部,眼前頓覺豁然開朗。這是一個寬廣的圓形廳堂,四壁皆為漢白玉建造,上面雕刻著眾多半人半鳥、深目高鼻的護法神祇;廳堂足有七八丈高,穹頂上繪有五彩斑斕的神話圖案;廳堂中央是一座圓形的大理石祭臺,祭臺上別無偶像,只供著一個碩大的金色火壇,壇上有一團火焰正熊熊燃燒。
蘇錦瑟對此略有所知:祆教認為火是光明之神&ldo;阿胡拉&rdo;的化身,便以火為崇拜物件;他們認為火的清淨、光輝、活力、潔白象徵著神的絕對和至善,因此不造神像,僅敬奉聖火,並且所有祆祠中的聖火都是徹夜長明、終年不熄。
此刻,一名身著白色教服的女性正跪在潔白的祭臺前誦經。守門人告訴蘇錦瑟,她就是祭司黛麗絲,並請他們稍候片刻,旋即離開。蘇錦瑟道了聲謝,站在原地耐心等候。約莫一炷香後,黛麗絲誦完經,又行了一番跪拜儀式,才緩緩轉過身來。
蘇錦瑟與她四目相對,頓時在心裡驚呼了一聲。
這是一張美得幾乎毫無瑕疵的臉龐,雪膚紅唇,金髮碧眼,尤其是那雙琉璃般的眼睛,簡直可以勾魂攝魄;她的身材窈窕挺拔,站在那兒就像一尊完美的雕塑,或者說是一尊不食人間煙火的神祇,整個人散發著沉靜、冷艷、高貴的氣息。蘇錦瑟對自己的容貌和氣質向來極為自信,可跟眼前的黛麗絲一比,縱然不說自慚形穢,至少也是甘拜下風。
此刻,蘇錦瑟不用回頭,也知道身後那三名隨從的眼睛肯定都已經發直了。其實不要說這些血氣方剛的男人,蘇錦瑟想,倘若自己是個男子,見到如此美艷不可方物的女子,興許也會一眼就愛上她了。
黛麗絲迎著他們走過來,微微一笑,一開口竟然是流利的長安話:&ldo;幾位檀越可是來找我的?&rdo;
檀越是佛教中&ldo;施主&rdo;的意思,蘇錦瑟不知道這是祆教本來的稱呼,還是他們借用了佛教名詞。&ldo;是的祭司,我等尋了大半個長安城,才在此把您找到了。我找您,是想打聽令尊莫哈迪的下落。&rdo;
&ldo;家父?&rdo;黛麗絲微微一愣,旋即笑道,&ldo;不知貴檀越為何事尋他?&rdo;
蘇錦瑟剛想說實話,可話到嘴邊卻改了說辭:&ldo;我乃洛州人氏,家父是貴教的虔誠信徒,早年與令尊是相交甚契的教友。此次來長安,家父特地囑咐我要來拜訪一下令尊。另外嘛……&rdo;蘇錦瑟回頭示意,隨從當即上前一步,敞開了那個鼓鼓囊囊的牛皮袋,&ldo;家父想做一些供養,以表虔敬之心。&rdo;
蘇錦瑟說著,便從袋中取出三錠黃燦燦的金子,恭敬地擺在了祭臺上。
無論走到哪裡,錢都是最好的敲門磚。蘇錦瑟想,儘管黛麗絲是個出家人,可無財不養道,相信她對黃白之物也是不會拒絕的。
黛麗絲卻始終不看金子一眼,只淡淡笑道:&ldo;檀越方才說,令尊是本教的信眾,又與家父是教友,是嗎?&rdo;
&ldo;正是。&rdo;
&ldo;那就請檀越把錢拿回去吧。&rdo;黛麗絲忽然臉色一沉,&ldo;阿胡拉的聖殿裡,不歡迎言語不實之人,更不會接受別有所圖的供養。&rdo;
蘇錦瑟一下就蒙了,不知道自己哪裡說錯了話,忙道:&ldo;我虔心敬奉阿胡拉,不知祭司何出此言?&rdo;
&ldo;檀越真的不知道嗎?&rdo;
&ldo;請祭司把話說明白。&rdo;
黛麗絲上下打量了蘇錦瑟一眼:&ldo;不瞞檀越,家父莫哈迪從來不是一個信神的人,他只信金錢。可檀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