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4/5 頁)
不過只是片刻功夫,在望江樓二樓的包間內的圓桌上,便擺上了幾道菜,那菜上的極快,待坐定後,面對桌上的各種珍饈美饌,林治平也只是揀點清淡的嚐嚐而已,不過對於那杯中的美酒,他倒是未曾拒絕,相比于山珍海味,那美酒佳餚才是他之最愛,那酒香氣瀰漫著整個包廂。
幾杯酒下肚子後,略帶些許醉意的林治平放下了酒杯,看著面前這人,想著站於門外的隨從,心下隱隱猜出這人的身份來。
“這酒,在下不白喝將軍的!將軍有何疑惑,儘管直言!”
“哦!”
原本一直按著心下好奇的朱宜鋒倒是一笑,這人,有點意思,先前因為大放厥詞不願細說而被自己“請”到這,幾杯酒下肚之後,卻又言道為自己解惑。
“既然如此,那我想知道,老兄何以為我等短視?”
“短視者,又豈只是將軍,就是那洪揚,未曾不是短視之輩,”
若是換成其它人,恐怕還真不敢這麼說,可林治平卻注意到那城上飄著的“太平天國”大旗,不知什麼時候早已撤下了,至於那安民告示上,也未提“太平天國”,他們顯然不是同路之人。
“就拿武昌來說,洪揚二人下武昌後,其做法全是流寇裹脅,將全城百姓盡數裹脅入營,看似兵強馬壯,聲勢浩大,可實際其卻不知,這城中百姓不似鄉間村夫,其既食不得苦,亦無一身蠻力,如在下所料不差的話,不出月餘被擄者不堪其苦逃歸者必有十之**……再者,現在其看似聲勢浩大,實則卻是數十萬不事生產,且無戰力之徒,其方今之勢先前憑以悍勇,此時全憑聲勢,然數十萬人不事生產,其糧草從那裡來……”
林治平的點評,倒是讓朱宜鋒點點頭,確實如此,可以說他們裹脅全城本就是失策,在歷史上太平天國把三鎮百姓舉家編入軍隊,等於把整個武昌搬空了,變成一個流動而不生產的城市,使得日後太平天國在糧食問題上捉襟見肘,疲於應對。
“那以老兄之見,洪揚應該如何,方才是為上策?”
嘖的一聲,喝下一碗酒,酒意上頭,甚至就連說話都大著舌頭的林治平睜著滿是醉意的眼睛說道。
“其實倒也簡單,當初奪下武昌之後,其首先應做之事,留下數萬人和一定的糧草防禦堅守武昌,將家眷安頓於此,然後挑選三鎮精壯青年從軍,與其軍中老兵一起下江南,攻江寧,不但不用擔負沉重的後勤壓力,提高部隊質量,還得得到來自武昌源源不斷的支援。”
“可老兄別忘了,欽差大臣琦善可是率領十幾萬大軍,於河南一路南下,直逼武昌,若是其兵圍武昌,又該如何?”
難道就是一個紙上談兵的傢伙?想到後世對太平天國運動幾個失策的點評,在武昌是留是守的問題上,最大的爭執正是琦善率領的號稱“十萬”的大軍,而且武昌城下還有向榮,正因如此,才會有很多人贊同棄守武昌者。
“北伐!”
吐出這麼兩字後,林治平打了個嗝。
“奪下江寧之時,遣一路偏師,沿途掠地裹脅民壯,以北方之貧瘠,自然可成十數萬大軍,待糜爛河南之時,北伐之師,遣以偏師,切以琦善後路,再輔以江寧一路逆江援軍,如此裡外夾擊,縱是琦善有通天之能,又能如何?”
又喝了一杯酒,酒意上的林治平渾身已經開始搖擺了。
而他的話卻讓朱宜鋒整個人陷入沉思之中,若當真如此兵分三路的話,這形勢可就完全不同了,琦善的大軍被牽制於武昌城下,而無論是長江下游的江寧,亦或是安徽至河南一帶更是無兵可阻,而清軍亦是無兵可調,待到三路大軍成勢之時,既是其穩控中原之時……
“……屆時湖北、安徽、江蘇、河南四省連成一片,其又豈憂以兵源糧草,只可惜啊!短視如之洪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