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裂谷旅行(第2/3 頁)
道。“
兩人往前走。在兩山之間的狹窄空間裡,一方池水中蹲坐著一塊貌似青蛙的“神石”——神蛙石。跟孫悟空一樣是女媧補天剩餘的七彩石吧。留在凡間吸取日精月華變成了神蛙,它在這靜靜守候幾千年了吧。
池子稍微大了點,不然可以跳到“蛙石”上拍照。這是峽谷裂口真正的開始,一條溪流貫穿其中。
前方到達“屯糧洞”,顧名思義這是張獻忠倉儲糧食的地方?這是金刀瞎猜的。
過了“屯糧洞”就是“珍珠瀑”,這裡的瀑布遠不及天堂寨的瀑布群。不過這倒是拍照的好地方。
一路向下,彷彿走到地下黃泉了。實際是地坡上的土岩層受線狀流水侵蝕或地面成股徑流沖刷形成的各種大小不同侵蝕溝的過程。此處地縫為流水線狀侵蝕形成的侵蝕溝,呈"V"字形,最窄處僅容一人透過。
“思思,小心頭啊,別碰到石壁。”金刀牽著尤思思的手,緩慢的前行。
一閘險一閘,閘閘景不同。水井入谷口處,為“一道閘”。南北山崖壁立,谷底難容一足,眼前是一層樓高的“天梯”通道。出了“一道閘”,抬頭仰望南面半山崖有一處月牙形的龐然大洞;拾級而上,一個能容千人的石洞,常年乾爽明亮、冬暖夏涼,這裡被人們稱為“石窟王宮”。這是一片平坦的地方,據說一次效能容納千軍萬馬。在巖面上,依然能看見遺留至今幾百年前的屯兵抗敵鑿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進入“二道閘”,它比起“一道閘”更加窄長、更加險峻。剛才是陽光明媚,轉眼間便是天昏地暗。抬頭便可望見兩崖撐天,便是著名的“一線天”景觀。天設地造,極其美妙。在閘內可以看見南面懸崖上飛濺出一道高約50米、寬5米的“水簾”,似乎向攀巖者彈奏出歡快的迎賓曲。二道閘比一道閘更加險峻,所以險要的地勢,被軍事所利用。當年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著名的張店戰役就發生在這裡。
“三道閘”上下約有三層樓高,人們無處落腳,比黃山的“鯽魚背”更險一籌。身後是萬丈深淵,腳下峭壁陰森,穿過小水潭,隱約能看到懸崖峭壁之間有一條縫隙,其名“地縫”,循著人工開鑿的石凹,手腳並用往上攀爬,進入谷內,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思思,你累不累啊?喝點水休息一下?”
“嗯嗯......好的。感覺像是上天入地,頭腦弄暈了。”
金刀遞來一瓶水,瓶蓋已經擰開。剛才的攀爬難度很大,金刀估計尤思思透支了大部分力氣。
“站在谷底抬頭望天,感覺我們倆好渺小啊。”
“你就別感嘆了,快喝水吧。”尤思思開心的笑著。
“哈哈,好的。”
“思思,你看那個牌子。”金刀指著不遠處的地方。“裂谷體驗通道(量力而行,天戰自我)”醒目的牌子放在山岩上。因為山谷裡的道路有時會分又,分為普遍道和探險道。這個指示牌就是探險道路的走向。
“我來挑戰一下。”
“要小心。”
"哎呀,唉喲......"金刀是傳過去了,但是頭上估計要長包了。
尤思思想笑又心疼。
三道閘走完出了谷底,迎面“好漢亭”。鼓勵那些穿越山谷的人,來到此處必是好漢。讓人想起了“不到長城非好漢”。
金刀讓人幫他倆拍了合影,這是獨屬於他們的合影。
從好漢亭到竹影潭往前就是下山的路了,說是下山其實大裂谷山勢不高,越往前越平坦,倆人直衝“八王亭”。張獻忠自號“八大王”,此處名為八王亭,當有紀念張之意。
“金刀,後面我想玩玻璃滑道,這樣還特別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