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閩南趙家(第3/4 頁)
位伯父磕個頭吧。”
趙霽還是第一次見到父親書房的暗室,更是頭回見到祖父伯父的牌位,當即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地磕了頭才起身。
“我趙家長居閩南,乃是閩地素有威望的武學世家,家中子弟不論老少,皆都習武。你祖父更是那一輩兒中最為出色的子弟,他性情豪爽,為人俠義,在外遊歷時,認識了你祖母,兩人不打不相識,結為夫妻,婚後伉儷情深,共研武藝,一時傳為佳話。”
“後來,太祖南征閩地,當時的福建平章知事陳福元上門邀你祖父,你祖母當時懷有身孕,我又年幼,你祖父便勸你祖母留下,又將趙氏婦孺託付給她,自己帶著全族一百三十青壯欣然前往。”
“自此,我趙氏族人分散閩地南北,前後征戰一年多,最激烈的一戰,你祖父為救陳福元,陷入包圍,身中百箭還力殺十餘人,之後方長笑倒地。”
“你二伯抱著太祖最為得意的兒子楚王跳海,自此下落不明。太祖震怒,勢要殺盡趙氏一族。”
“你大伯當時鎮守泉州城,得此訊息,將你三伯遣家報信,自己留在泉州城,半月後活活餓死。”
“你祖母得到你三伯的訊息,便帶著趙氏族人向嶺南逃命。誰知,族人為求生機,給你祖母下了藥,綁了你祖母三伯與我,想要交與官府,換得他們的生機。你三伯想法逃了出來,將你祖母與我還有你那當時不足四月的小姑姑送了出來,自己留下來周旋,最後被官兵剝皮削骨,死時尚不足十四。”
“後來,你祖母在你祖父的幾個老僕幫助下帶著我,逃亡蜀中,從此隱姓埋名,安守一方。”
“太祖因楚王之事,臨死都不忘殺你祖母和我。幸虧太祖早逝,先皇又與楚王不和,這才讓我們母子有了偷生的機會。”
“你看,我趙氏一族,傳承百年,一戰而族中子弟盡數耗盡,再無出頭之日。而陳福元,戰敗投誠,卻得了個安平候的爵位!”
“你說,你若是你祖父,當年可還要為了一個義字便將全族人拖進這場與自己毫無干係的大戰中?”
“你若是你祖母,可還願為了一個承諾,拖著病體,帶著稚兒,為那些虎視眈眈,忘恩負義之輩披荊斬棘?”
趙霽不說話,知道註定的結局,誰都不會重蹈覆轍,可若是再重來一次,自己當真能那麼肯定地說不?
“我那時年幼,尚不知事,你祖母也從未對我說過這些,這都是我自己慢慢查訪得來,知道這些事之後,我便隻立了你祖父和你三位伯父。此後,你我雖還姓趙,卻是徽州趙氏,再不是閩南趙氏。”
出了暗室,趙霽臉色慘白,趙雲壽也不急著說話,自顧自地倒茶品茗。
“父親,那當年的族人。”
趙雲壽的臉上閃過一絲狠色,“趙氏一族只餘你我二人。”
趙霽點頭,他明白他的意思了。
“你祖母年輕時行走江湖,最是豪爽不羈,只是後來接連喪夫喪子之後,她唯一的心願便是保住兒孫的性命。可大周立國已有幾十年,天下早已太平,只要將那些鼠輩絕了後患,誰還會緊盯著咱們。你祖母到底年紀大了,沒了鬥志,不願冒險,所以她並不願我入朝為官,只怕她也同樣想你做個富貴閒散人。可我並不覺得我做的有錯,與其藏頭藏尾,不如正大光明站在人前,手握權勢,誰還敢質疑?光憑著一把劍,能殺多少人,又能護住幾個人,權勢才是天下最厲害的刀劍,我又何必捨本求末。”
“至於那個丫頭,你要是真放不下,不是什麼大事,只要你不娶進門,一切都隨你。若是能將她安置在你祖母身邊,那是最好,這樣日後你妻子也不會有什麼話說。”
從書房出來,趙霽只覺得腦中糾紛不斷,一面是祖母說的話,一面是父親的話,天人交戰,鬧得他一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