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第1/2 頁)
墨珩在側,瞧舒久比劃,知道他這是對著拳法生了幾分興趣,便道:&ldo;這拳法從永珍經中化出,若你能參透,也能化劍而用。&rdo;話音未落,便遞了本薄薄的書冊到舒久面前。
舒久接來翻了幾頁。紙張還是簇新的,墨跡猶帶清香。聽佛宗的意思,這永珍經也該是流傳久遠,怎地還有如此簇新的經本?
&ldo;最近才抄的。&rdo;佛宗看出舒久疑惑,及時接了話。
舒久仔細瞧了瞧字跡,小楷,筆鋒柔和,透著一股子清潤風骨。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墨珩:墨璟,來早課。
鳳子:娘……
舒久:(抱鳳子,看佛宗)
墨珩:是為他好。
舒久:小璟,去吧。
墨璟:……
墨珩:墨璟,來挖煤。
鳳子:娘……
舒久:(抱鳳子,看佛宗)
墨珩:是為他好。
舒久:小璟,去吧。
鳳子:娘!你怎麼一點主見都沒有!
墨珩:從夫?
第18章 山主夫人
紙薄而音脆,內中隱者少許淺淡花紋,陪著筆鋒柔潤的字,叫人看得心神舒爽,撫紙,指尖觸感細膩。三百年前,可沒有花樣這麼好,這麼細的紙。隨手翻看幾頁,倒不算晦澀難懂。不過這書中所述,倒確實有趣。
大體是說,天地萬物皆為象。目之所視,耳之所聞,觸之所感,嗅之所覺,味之所嘗,無一例外。此象呈於眼,在於心,象有萬變,故而天地亦有萬重。所得之象,非真非假非實非虛,僅永珍之一。
化永珍則衍天地之萬變,天地之萬變,應其道,循其理。天地為萬物所感,萬物之感,無理無據,變化萬端,亦為象也。永珍既生於心,也寓於物,一變而引萬變。
照這書中所言,那麼他身側這永珍佛宗,幾乎可以以一人之力亂六界平八荒,如此,倒也難怪佛宗地位超絕。舒久慢慢將冊子合上,忍不住抬眼看了看佛宗。
墨珩察覺舒久眸光,側臉來看,見舒久合上了書冊,便問道:&ldo;如何?&rdo;
&ldo;確實精妙,書中所言,與道佛所言之三界皆不同。佛宗所修,乃是永珍,與佛修似乎有些差異,又為何被尊為佛宗?&rdo;舒久握著薄薄的書冊,笑問。
墨珩垂眸道:&ldo;我修永珍,亦修佛心。至於何時成了佛宗,也記不清了。&rdo;
舒久奇道:&ldo;佛宗怎麼會不記得?&rdo;
&ldo;萬年一涅槃,每每涅槃,總會忘記一些事情。眼下能記得的,也僅有寥寥。&rdo;墨珩答得坦然,&ldo;不過一些特別要緊的,還是能記得的。&rdo;
舒久點了點頭,又緩緩將手中書冊翻過一遍,&ldo;這花紋紙真好,可是佛宗親制?&rdo;
墨珩奇怪地看了舒久一眼,&ldo;松紋紙,凡間買來的。&rdo;
舒久一驚,&ldo;佛宗你有錢?&rdo;
墨珩思量了片刻,緩聲道:&ldo;鳳凰外山物產豐饒,差些能化形的妖精賣些物產,替內山採買便可。&rdo;
舒久點了點頭。原以為這鳳凰內山如九天浮雲仙山之上的神仙宮闕,不佔煙火,唯有雲霧繚繞,卻不料竟與人間有往來。
那廂墨璟終於一板一眼做完了早課,累出一身汗,邁著小短腿來要舒久抱。舒久趕緊將手中書冊收入懷中,將墨璟抱起來叫他坐在臂彎裡,掌心貼著墨璟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