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新年(第1/2 頁)
今天是大年,餘飛不用起早去幫商戶們算賬。難得的睡了一個懶覺。按照習俗,今天早上是要吃一碗麵條的,再加一個雞蛋。示意舊的一年圓圓滿滿,新的一年風調雨順。 生物鐘讓餘飛在凌晨的時候醒了一下,然後看了看天色,都倒頭睡了過去。直到餘巧端著兩碗熱騰騰的麵條過來,餘飛才像嗅到糖的螞蟻一樣,翻身爬了起來。 麵條很簡單,就是素面加了一個雞蛋,雞蛋還是昨天早上那些商戶給的,不過兩兄妹吃得卻很香,幾下就給呼嚕完了,連湯都不剩一點,然後餘飛才起身去洗漱。 收拾完自己後,帶著餘巧到門口貼春聯。雖然這裡不是自己家,但是餘飛前天還是在菜市場買了兩幅春聯。一副給張嬸的,昨天已經連同其他東西送到她家裡了,還有一副就在自己這裡。 按理來說,新年都是要穿新衣服的,這兩兄妹卻沒這麼講究,也就換了一身乾淨整潔的衣服。麻利的把春聯貼在門上,然後順便把門口的積雪給清掃了一下。回屋拿著今天要帶去張嬸家裡的東西,兩人就徑直出門去了。餘飛手裡拿著今天要帶過去的吃食,而餘巧卻在懷裡抱著一捆鞭炮。 這個時代是有火藥的,煙花爆竹一類的玩意也是允許在民間使用的,但是製作火藥用品卻是必須官方才有資格,民間私制/私存火藥都是重罪。也只有像達牧城這種邊陲小城,對於火藥的管控才沒那麼嚴格。 火藥在戰爭的歷史舞臺上輝煌了很長時間,直到近30年,聯邦在蒸汽運用上取得了巨大突破,火藥才在逐漸被蓋住了風頭。蒸汽大炮、蒸汽攻城弩、蒸汽鐵牛,這些透過蒸汽驅動的大型器械,在保養、消耗、動能方面都強於火藥。 同時蒸汽技術也流入了大夏,在大夏能工巧匠的努力下,這些年東西方還暗暗的開啟了蒸汽技術和蒸汽裝備的競爭。現在許多邊境要塞,禁區要塞,都裝備得有蒸汽防城器械。同時蒸汽技術在商業和工業領域也有不少應用,不過這個就等以後再細說了。 餘飛兩人來到張嬸家時,還沒到中午。張嬸家房門也沒關,好像就是等著他倆上門一樣。餘飛大聲的招呼了一聲,就徑直走了進去。張嬸在廚房裡應了一聲,也沒出來,看樣子正在忙手頭的事情,還走不開。 餘飛讓餘巧去廚房幫忙,自己則從桌子上拿起了春聯,到門外去貼春聯去了。“一家和睦一家福,四季吉祥四季春”看著貼好的對聯,餘飛滿意的點點頭,順手就把門給帶上了。 進到屋裡後,見張嬸和餘巧還在廚房,餘飛就自顧自的打量起張嬸的屋子。傢俱不多,但是都非常乾淨。餐桌旁邊還靠牆放了一個矮桌,矮桌後面的牆上,不知道是被什麼東西燻得黑漆漆的。 餘飛好奇的過去看了看,才想起來。昨天來的時候,看見這裡好像是兩個靈位。不出意外應該就是張嬸的丈夫和孩子吧。今天過來卻沒有了,應該是張嬸特意給收起來了。想來也是不想在餘飛兄妹面前觸景生情,影響新年氣氛吧。 餘飛伸手在桌子上認真的抹了一會兒,雖然已經很乾淨了,但是餘飛還是用手認真的抹著。這時候正巧張嬸端著兩盤菜從廚房走了出來。看見餘飛的動作,笑臉僵了一下,然後立馬又笑了起來,招呼餘飛先來坐下。 餘巧這會兒也跟著從廚房往外端菜。不一小會兒,滿滿當當的一桌子好菜就放好了。 大夏過年的習俗是早上吃麵,中午吃席,晚上吃餃子。雖然他們就三個人,但張嬸還是雞鴨魚肉一樣不少的做了一大桌。三人就坐,也沒什麼客氣話,張嬸就招呼兄妹倆趕緊動筷子。 張嬸不愧是開食鋪的,手藝確實很厲害,看著餘巧那滿臉的油花,張嬸笑得更開心了。一個勁的給餘巧夾菜,同時也招呼餘飛多吃點。 這一頓飯吃了有一個小時,老祖宗定下的規矩,年飯要吃得越久越好,也不知道為什麼。餘飛揉著明顯大了一圈的肚子,餘巧更是癱坐在凳子上一動不動,兩兄妹今天已經是超水平發揮了,但桌上的菜還剩一大半。沒辦法了,實在是吃不下了。 張嬸看見兩人也吃得差不多了。起身到裡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