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第1/2 頁)
「僅此一次哦。」何西燭在旁邊看著,頗為無奈地說道,「你們不能每次都拿冰激凌逗她。」
因為三歲多就要上幼兒園了,為了讓小荷花能儘早適應跟小朋友們一起玩,何西燭特地帶她去小區裡的小花園玩。
那裡小朋友多,但小荷花明顯對他們你追我趕的遊戲沒有興趣,就坐在何西燭的腿上玩她自己的小辮子。
這小區裡有認識何西燭的,偶爾湊過來說上兩句話,小荷花就把腦袋埋進何西燭胸前,也不是不會說話,就是不肯叫人。
這還是有點麻煩的,何西燭和夜雨時都很愁,她們兩個也不是不能在家自己教孩子,但九年義務教育是必須要去的,要是幼兒園三年都在家裡待過去,等到上小學的時候不是更難做。
「要不我們先帶她去上一點興趣班吧。」夜雨時提議到,「幼兒園不讓家長旁聽,但興趣班可以,咱們可以在旁邊陪著她,讓她先嘗試著融入課堂和集體。」
這也是個辦法,何西燭同意了,但對於小荷花該上什麼課,她們又犯了難。
她們不想強迫小荷花學不感興趣的東西,可又不知道這孩子喜歡什麼。
於是何西燭特地找出芭蕾、民族舞、鋼琴、小提琴等多種舞蹈樂器的表演片段,在家裡跟看電視似的讓小荷花看。
起初,小荷花一直低著腦袋扣手手,就在她們以為這個方法大機率沒用的時候,一段音樂響起,小荷花突然抬起了頭。
而此時,電視裡播放的正是音樂劇《瑪蒂爾達》的選段。
看著電視裡表演的盪鞦韆的精彩片段,小荷花拍拍小手,咯咯地樂。
音樂劇呀。何西燭與夜雨時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鬆了口氣的想法。
雖說相比鋼琴、舞蹈,音樂劇似乎小眾了一點,甭管是學什麼,有感興趣就是好事。
因為類似的兒童音樂劇培訓班,最小也只招收四歲的孩子,何西燭先帶著小荷花在家裡看錄影,並嘗試著帶她去劇場裡看現場版的兒童音樂劇。
她們這邊,很多家長都比較注重孩子的藝術培養,一般劇院裡的人也很多,她們怕小荷花不適應,每次都是在靠門的位置買三張票,讓小荷花坐在中間,如果她哭了,她們也能第一時間抱著她出去,以免影響別人。
不過去了幾回,何西燭發現,小荷花的狀態真的在慢慢變好,從最初人一多就想哭,到後來看到一半便鬧著要出去,一直到能堅持看完整場,小荷花也就看了十多場音樂劇,有一次看的高興了,坐在裡頭的小男孩哭鬧著要回家,小荷花都沒被他影響到。
就這樣,小荷花慢慢地適應了人多的環境,甚至有一次何西燭帶她坐前排,那些演員跟她互動,小荷花也沒有表現出很害怕的樣子。
何西燭鼓勵地親親小荷花的臉蛋,覺得她們的寶貝真的很棒。
後來,小荷花長大點了,也更開朗了,她可以不哭不鬧,甚至很主動地上幼兒園,上興趣班,跟周圍鄰居家的孩子們一塊玩,包括分享她最喜歡的滑板車。
只是上了學,懂的事情也就多了,小荷花偶爾會問起爸爸是什麼,何西燭和夜雨時都沒有隱瞞她。
她們告訴小荷花爸爸是跟你有血緣關係的親人,就像媽媽一樣,她們告訴小荷花她是從福利院領養來的孩子,她找不到她親生的爸爸媽媽了,所以才有她們來到她身邊。
被領養絕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何西燭拉著小荷花的手告訴她,如果以後有人因為這件事嘲笑她,一定不要把委屈藏在心裡,要第一時間告訴媽媽和舅舅,讓舅舅去揍他。
然而小荷花卻笑著搖了搖頭。
「為什麼要委屈呢,我有全世界最好的媽媽們呀。」
作者有話要說: 大概算是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