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第2/3 頁)
戚氏道:&ldo;傻孩子,你奶是長輩,回去可別亂說。&rdo;自己的娃心疼自己哩,戚氏不想因為自己的原因被長輩罵。
&ldo;不說就不說嘛。&rdo;王福兒小聲嘀咕,回去後趙氏看見戚氏回來了,又是一通說,最後說出是王老頭讓回來的,她還是半天才閉了嘴,王荷花偷偷的對戚氏說道:&ldo;三嫂,娘就是這樣,你別放在心上啊,明天我下地去,你在家裡幫著做飯就成了。&rdo;
&ldo;那咋行,可別曬黑了!咱家人口多,兩天就忙完了,我自己會注意的。&rdo;戚氏知道趙氏的意思,這荷花已經到了說親的年紀,要在家裡養著,免得曬黑了,到時候不好說親。
最後姑嫂兩個人說了半天,荷花都沒有拗過戚氏。
忙了兩三天,地裡的稻穀終於收上來了,打穀場上大家都搶著佔地方,王家除了在自家院子裡摔稻子外,還要一部分弄到打穀場去,只是幾天都沒有佔到位置,心裡不免著急,最後還是張嬸讓給了王家採算是解決問題。這把稻子從稻糙上弄下來,也完全是個力氣活,有牲口的人家,拉著牲口後面拖著幾個連在一起的石滾,碾過好幾遍,這稻子自然從稻糙上下來了。沒有牲口的人家,有的是直接用棒槌給打下來,而還有的就是用人代替牲口,拉著石滾哩,辛苦的很。
☆、戚氏的改變
忙活了好幾天,金黃的稻子終於呈現在大家面前,王家的四畝地,每畝地的產量大概是三石,也就是三百斤左右,(古代的一石還真不確定,有的是一石=100斤,有的是一石=120斤,還有的是一石=944公斤,太亂了,這裡用100斤吧,好算一些。),真是少啊,如果是現在雜交水稻,怎麼的也得有畝產一千多斤吧,沒法比啊,沒法比。
所以這四畝地也才收了一千多斤,就這還是豐收哩,王福兒不知道要是歉收該是個什麼光景,難怪大家的肚子都不飽咧。
就這樣,還的交稅呢,這個時候,那縣令都會派官差下鄉收稻子哩,里正這個時候就要配合這些官差了。
幸虧現在是按土地數量收稅,要是按人頭收稅,王家肯定是顆粒無收了。等到王家村下來官差的時候,王福兒家裡的稻穀就剩了只有一半了,因為登記在冊的有五畝地,那一畝人家才不管你種啥哩。
王福兒想著,香噴噴的大米飯是不可能有的了,而這個時候,王福兒的大姑王梅花過來了,丁氏和馬氏心裡都不舒服,因為這個大姑子過來,無非就是讓自家男人去給他們家幹活哩。王梅花嫁到了陳家坳子,女婿叫做陳富,幹活慢,地裡也有三畝田,每年都是這邊活都幹完了,那邊還沒收割到一半,而王梅花哥哥弟弟比較多,於是就過來叫人了。
丁氏和馬氏心裡想到:咱家幹活累死累活的時候,你一家子怎麼就不來哩?現在倒好了,直接就上門要人了,天底下便宜的事都讓你佔了。
只是這王梅花是直接跟趙氏說的,趙氏心疼閨女,大手一揮,好嘛,幾個兄弟都要去幫忙,連大寶和二寶幾個都要去。
丁氏和馬氏,楚氏也不用說,要不是戚氏挺著個大肚子,估計也會讓戚氏去。
趙氏在家裡指揮慣了,除了王老頭誰都不怕,這些兒子媳婦誰不聽話,那就忍受她的尖牙利嘴,然後吃飯也吃不好。
&ldo;娘,我孃家那邊還要我過去哩。&rdo;丁氏對趙氏說道。
&ldo;你孃家需要人,梅花那邊就不需要人了?難道梅花就不是你小姑子了?別給我說這些有用的沒用的,明天給我去,不去你也別進這個門了!&rdo;趙氏毫不客氣的說道。
馬氏裝肚子疼,趙氏說道:&ldo;肚子疼又不是手疼,你又不是要生娃子,別給我搞這些,你要是不去,那就給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